­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撰於2013年8月12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十六長樂堂古器款識考

《十六長樂堂古器款識考》四卷,為專錄古器款識,考證青銅器銘文之專書,清錢坫撰。此本還包含一冊錢坫的《浣花拜石軒鏡銘集錄》兩卷。此冊輯錄漢、六朝、唐銅鏡二十五種,並有作者考證文字。此本大約刊印於清嘉慶元年(1796)。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4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撰於2013年8月10日 | 4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納西族的手稿

納西文字是雲南納西族獨有的文字,屬於象形文字,是東巴文明的文字載體。這一系列《納西族手稿》是1930年植物學家和語言學家Joseph Rock(約瑟夫.洛克)跟隨美國國家地理雜誌探險隊在雲南考察時收集。它們包含納西族的象形文字、祭祀、鬼神繪畫等。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3年8月9日 | 7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博物館圖譜

這套《博物館圖譜》大約是日本明治時期日本帝室博物館編的一系列博物圖譜;圖譜包括多種珍稀鳥類,獸類,魚類,靈長類和傳說中的異獸,甚至還有一幅龍的畫。整體畫法上以東方畫法為主,也有一些西洋畫法。暫收錄三個系列:百鳥異獸圖,獸譜圖,魚譜圖。參見正文內鏈接分別下載。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3年8月7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印史

明代印人何通首開印章與印外學問結合之先,嘗取史傳人物,各刻其私印,系以小傳,成《印史》。內收自秦始皇至元順帝一千六百年間史傳名人姓名,如:李斯、蒙恬、龐統、房玄齡、王君公、韓嬰、趙孟頫等眾多名家印鑑。此本為明代的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3年8月6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中國昆蟲自然史

1798年英國的博物學家多諾萬(E.Donovan)發表的《中國昆蟲自然史》(An Epitome Of The Natural History Of The Insects Of China),主要就是通過在廣州一帶購買等途徑收集標本,進行相關的描述而成的。此本分為文字介紹部分和插圖部分。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3年8月5日 | 10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國史大辭典之附圖

這本《國史大辭典之附圖》成書比《國史大辭典》出版要早了50多年,由八代國治等於1927年編。它是《國史大辭典》的一部分。《國史大辭典》為涵蓋完整日本史各時期的歷史百科辭典,1979年發行第一刊,1997年時全書完結。此本為插圖部分1927年刊。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10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撰於2013年8月4日 | 10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北京城寫真

這是一部1901年日本學者、攝影師小川一真的攝影集,影像包括紫禁城、南北中軸線建築與景觀、頤和園、壇廟、城牆與街道等部分。每幅照片皆附有文字說明和簡單的記錄,是研究中國歷史文化、宮廷建築、園囿構造、美術裝飾、文物考古等方面珍貴的歷史資料。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3年8月4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杭州文瀾閣碑

杭州文瀾閣主樓的東側建有一小碑亭,四方攢尖頂,面積只有6.25平米。亭內石碑正面刻有光緒帝親題「文瀾閣」三個字。碑背面刻有1879年秋譚鍾麟調任浙江巡撫加兵部尚書銜時,奏請的匾額。此碑文由碑文由乾隆撰,譚鍾麟正書。此本為清光緒時期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3年7月30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聖跡全圖

歷史上各種版本孔子聖跡圖版本很多。尤其明清兩代,儒家思想備受推崇。雖然圖文、篇幅、繪製等各不相同,總體而言,它們都以時間為綱、事例為緯,通過栩栩如生的畫面包括文字,反映孔子的生平事跡。此本為明代張楷修,邵以仁增修,清代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