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極圖說》是中國宋代周敦頤為其《太極圖》寫的一篇說明。全文249字。王守仁/王陽明是我國宋明時期主觀唯心主義集大成者。在明代中期以後,形成了陽明學派。此本為王陽明行書《太極圖說》清末的一個填墨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御題棉花圖》拓本有圖十六幅,計有布種、灌溉、耕畦、摘尖、采棉、煉曬、收販、軋核、彈花、拘節、紡線、挽經、布漿、上機、織布、練染,每圖都配有文字說明和七言詩一首,似連環畫。書前收錄了康熙《木棉賦並序》,是我國僅有的棉花圖譜專著。此內含三個版本。#補充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明代印人何通首開印章與印外學問結合之先,嘗取史傳人物,各刻其私印,系以小傳,成《印史》。內收自秦始皇至元順帝一千六百年間史傳名人姓名,如:李斯、蒙恬、龐統、房玄齡、王君公、韓嬰、趙孟頫等眾多名家印鑑。此本為明代的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書法正傳》是清馮武編的一套比較完備的楷書技法理論集刊。卷一至四為技法部分,包括:翰林要訣、書法三味、永字八法、大字結構八十四法;卷五到七為纂言及漢至元人論書,卷八九為:書家小傳、名跡源流;卷十為鈍吟書要,此本為和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杭州文瀾閣主樓的東側建有一小碑亭,四方攢尖頂,面積只有6.25平米。亭內石碑正面刻有光緒帝親題「文瀾閣」三個字。碑背面刻有1879年秋譚鍾麟調任浙江巡撫加兵部尚書銜時,奏請的匾額。此碑文由碑文由乾隆撰,譚鍾麟正書。此本為清光緒時期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戲鴻堂法書》/《戲鴻堂帖》/《戲鴻堂法帖》,為明代著名刻帖,全帖十六卷,是由明代董其昌選輯晉、唐、宋、元名家書跡及舊刻本鐫成。取南朝梁袁昂《古今書評》「鍾繇書意氣密麗,若飛鴻戲海,舞鶴游天」語義。此本為清代的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從古堂款識學》是是一本銅器銘文考證著作,考釋三百六十五器。它是清金石大家徐同柏金石名著。此本首有阮元、何紹基等序,後有張鳴珂跋。徐同柏之子手繕稿本石印,為最善最全本。此版本為光緒32年石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神策軍碑》全稱《皇帝巡幸左神策軍紀聖德碑》,唐武宗會昌三年(公元843年)立於皇宮禁地,崔鉉撰文,柳公權書。這些宋代拓片也是在宋朝裝訂的,是目前倖存的唯一副本。據宋金石學家趙明誠《金石錄》載:原拓本分裝成上下兩冊,惜下冊已佚,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這本清末學者沈文熒翻譯的《日本神字考》,是日本文字學家園田弘編的一本關於日本古代文字起源與中國漢字之間的關係的書籍。書中羅列大量金石或銘文古代文字。此本刊印於明治17年(1884)。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