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鸚鵡繪本圖冊 鸚鵡繪本圖冊 鸚鵡繪本圖冊 鸚鵡繪本圖冊 鸚鵡繪本圖冊 鸚鵡繪本圖冊

撰於2013年7月28日 | 9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鸚鵡繪本圖冊

這是一套由英國藝術家、詩人Lear Edward親自繪製印刷出版的《Illustrations of the family of Psittacidae or parrots》鸚鵡畫冊,此本大約出版於1832 年。值得一提的是完成此本的繪製,他才僅僅二十歲,這本畫冊的繪製非常精美。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北美鳥類版畫 北美鳥類版畫 北美鳥類版畫 北美鳥類版畫 北美鳥類版畫 北美鳥類版畫

撰於2013年7月24日 | 6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北美鳥類版畫

這本《The birds of North America》是美國著名鳥類學家、畫家Jacob Henry Studer(1840-1904)創作,1903年美國自然科學協會出版的一本研究北美地區野生鳥類的書籍。此本英文版,包含彩色鳥類版畫119幅,涵蓋700餘種北美洲鳥類。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埃及自然史板畫 埃及自然史板畫 埃及自然史板畫 埃及自然史板畫 埃及自然史板畫 埃及自然史板畫

撰於2013年7月22日 | 6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埃及自然史板畫

798 年拿破崙入侵埃及時,還帶領着一支由160多名學者和科學家組成的隨軍團。該隨軍團被稱為「研究埃及科學和藝術的法國考察團」,他們對埃及考古、地形和自然歷史都進行了廣泛研究。1802年拿破崙授權出版了該考察團發現成果,此本為自然史部分。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中國紋樣集錦 中國紋樣集錦 中國紋樣集錦 中國紋樣集錦 中國紋樣集錦 中國紋樣集錦 中國紋樣集錦 中國紋樣集錦 中國紋樣集錦

撰於2013年7月19日 | 4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中國紋樣集錦

這本《Examples of Chinese ornament/中國紋樣集錦》/大約出版於1867年,是英國當時先鋒建築家與設計師Owen Jones根據歷史上的The South Kensington museum/南肯辛頓博物館(現為英國自然史博物館)部分中國收藏品和部分其它中國古董圖案繪製而成。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印度種姓七十二圖例 印度種姓七十二圖例 印度種姓七十二圖例 印度種姓七十二圖例 印度種姓七十二圖例 印度種姓七十二圖例

撰於2013年7月17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印度種姓七十二圖例

這套印度種姓七十二圖例是1837年製作於印度南部的插圖手抄本,它由72幅全色手繪圖像組成。手稿描繪了在那一時期印度馬都拉不同等級、宗教與民族的男性與女性形象,印度服飾與珠寶飾品,這些樣式出現在西方文化影響南亞服飾風格之前。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富格爾家族叢書 富格爾家族叢書 富格爾家族叢書 富格爾家族叢書 富格爾家族叢書 富格爾家族叢書

撰於2013年7月15日 | 6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富格爾家族叢書

德國富格爾家族是從14世紀下半葉的織布商開始興起的一個名門貴族。富格爾家族歷史可以看作德國文藝復興時期無與倫比的成功故事典範。本文介紹是此家族相關的其中兩本藝術品:《富格爾家族榮耀秘笈》和《富格爾家族肖像》,下載鏈接參見正文介紹。
閱讀或參與評論

歐美非洲的風俗服飾 歐美非洲的風俗服飾 歐美非洲的風俗服飾 歐美非洲的風俗服飾 歐美非洲的風俗服飾 歐美非洲的風俗服飾

撰於2013年7月15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歐美非洲的風俗服飾

這份手稿《16世紀歐洲美洲及非洲服飾風俗畫》可能是1580年左右創作於德國奧格斯堡,包含400多幅歐洲、東方(尤其是奧斯曼帝國)以及非洲和美洲國家服飾、禮儀與習俗的圖畫。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預言救世主的女先知 預言救世主的女先知 預言救世主的女先知 預言救世主的女先知 預言救世主的女先知 預言救世主的女先知

撰於2013年7月14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預言救世主的女先知

這部《預言基督救世主的女預言家和先知》手稿可能是法國圖爾市啟蒙思想家Jean Poyer(約1445–1504年)的作品。這部作品包含25幅大型插圖:一幅諾亞方舟圖和12幅橫跨雙頁的連環圖畫。女預言家是來自古代世界的女性先知,她們預言了基督的誕生。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泰國詩繪本 泰國詩繪本 泰國詩繪本 泰國詩繪本 泰國詩繪本 泰國詩繪本

撰於2013年7月11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泰國詩繪本

這部著名的泰語手稿收錄的是創作了19世紀下半葉的詩歌,作者不詳,它們有一個共同的主題:失去心愛的女人。手稿的製作極其精細,代表結合泰語、詩歌和藝術之作的最高境界。詩歌之前附有與總體主題相關的十三幅插圖。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