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3月1日
⇑ 2017年3月2日
此《觀妙齋藏金石文考略》為清代金石學家李光暎撰。全書共十六卷,匯編論考其家藏金石文字,凡六百餘種,採金石之書凡四十種,地誌、文集、說部類計六十種。此為清雍正七年觀妙齋刻,道光十七年刊本,寫刻精美。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2月28日
⇑ 2017年2月28日
此《新編五代史平話》為有關五代的通俗小說,不著撰人。全書共十卷(存八卷,梁史、漢史均缺下卷),講說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興廢戰爭史的話本。概由多種流行小說收成一集。此本大致為宋末元初刊本,梁史卷上末有近代學者董康手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2月27日
⇑ 2017年2月27日
此《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為唐代高僧義淨撰。全書共兩卷,以僧傳形式記述了唐初從太宗貞觀十五年以後到武后天授二年,五十多位僧人(包括義淨本人,也包括今屬朝鮮的新羅、高麗,今屬越南的交州、愛州等地的僧人)到南海和印度遊歷求法的事跡。此為南宋紹興十八年福州開元禪寺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6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2月27日
⇑ 2017年2月27日
此《劉晨阮肇入天台山圖》卷由元代畫家趙蒼雲繪製。畫卷為紙本水墨,大致分為十一個場景,描繪了東漢時期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仙並與之結為夫婦的神話傳說,場景之間穿插有故事文字。此卷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卷末有華幼武、姚廣孝、宋邕跋文。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7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2月26日
⇑ 2017年2月26日
《韻府群玉》是現存以韻隸事最早的類書,在音韻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元代陰時夫編撰,其弟陰中夫作注。全書共二十卷,分韻為一百零六部,按每個詞語最後一字歸韻,採錄典故詞藻,隸屬各韻下。此內含元元統二年梅溪書院刻本、元代東山秀岩書堂刊本兩種。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2月21日
⇑ 2017年2月21日
此《鐫新編全相霞箋記》是根據《心堅金石傳》改編而成的傳奇,明紀振倫(號秦淮墨客)校。全書共二卷三十齣,記敘元代書生李彥直與名妓張麗容的愛情故亊。內含合頁連式版畫八幅,典型明代金陵派風格。此為廣慶堂藏板,明萬曆時期金陵唐振吾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6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9月2日
⇑ 2017年2月20日
《新刻出像增補搜神記》刊刻於明萬曆元年(1573年),是現存最早的富春堂刊本,也是歷史最久的金陵派小說版畫。金陵版畫盛於明代,由以唐富春創辦的富春堂最負盛名。此書收儒、釋、道三教諸神版畫約159餘幅,線條流暢,刊刻精美。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2月19日
⇑ 2017年2月19日
此《明宣宗行樂圖卷》是明代宮廷繪畫中表現帝王生活的作品,描繪明宣宗朱瞻基便服簷帽在御園觀賞各種體育競技表演的場面。畫面上從右至左依次為:射箭、蹴鞠、打馬球、捶丸、投壺及皇帝起駕回宮場景。各段之間,以宮牆或屏障隔開。此卷為絹本設色,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2月12日
⇑ 2017年2月14日
此《釋迦如來應化事跡》由清代永珊撰繪。全套共四冊,描繪了釋迦如來的生平事跡:誕生、出家、修行、成道、說法、涅盤、傳承等應化事跡,一圖一題,共二百餘幅,所題文字引佛教經典,如《釋迦譜》、《佛行本集經》。此為清嘉慶十三年和碩豫親王裕豐刊,同治年間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