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南華真經評註 南華真經評註 南華真經評註 南華真經評註 南華真經評註 南華真經評註 南華真經評註 南華真經評註 南華真經評註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3月18日

撰於2017年3月18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南華真經評註

此《南華真經評註》首題:晉郭象子玄輯注,明歸有光熙甫批閱,文震孟文起訂正。全書共十二卷,以郭象注《莊子》為底本,分為:內篇七、外篇十五、雜篇十一。此為明天啟四年刊三截樓本,中欄刊正文,上下欄刻各家評語著錄,內有硃筆圈點批校。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二十一種救度佛母贊 二十一種救度佛母贊 二十一種救度佛母贊 二十一種救度佛母贊 二十一種救度佛母贊 二十一種救度佛母贊 二十一種救度佛母贊 二十一種救度佛母贊 二十一種救度佛母贊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3月16日

撰於2017年3月16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二十一種救度佛母贊

此《二十一種救度佛母贊》為清乾隆帝第六子永瑢手書,西藏密教的經典。本書以二十一種度母的贊文為核心內容;在語言文字方面採取藏、滿、蒙古、漢文四文種合璧;裝幀形式方面使用了小巧別致的梵夾裝,上下護版內側繪有佛像。此本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東西洋考 東西洋考 東西洋考 東西洋考 東西洋考 東西洋考 東西洋考 東西洋考 東西洋考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3月16日

撰於2017年3月16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東西洋考

此《東西洋考》由明代學者張燮撰。全書共十二卷,卷一至四敘西洋列國考(十五國附錄四);卷五、卷六敘東洋列國考(七國附錄十二)、外紀考(日本及紅毛番);卷七至十二記敘餉稅、稅璫、舟師、藝文和逸事等。此為明萬曆四十六年王起宗序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十三經註疏 十三經註疏 十三經註疏 十三經註疏 十三經註疏 十三經註疏 十三經註疏 十三經註疏 十三經註疏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3月14日

撰於2017年3月14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十三經註疏

十三經是指在南宋形成的十三部儒家經典。分別是:周易、尚書、詩經、周禮、儀禮、禮記、春秋左傳、春秋公羊傳、春秋穀梁傳、論語、孝經、爾雅、孟子。此《十三經註疏》為明嘉靖時期李元陽校勘元十行本並參考其它諸本加以補正刊刻,隆慶二年重修刊本,哈佛大學圖書館藏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清明上河圖系列 清明上河圖系列 清明上河圖系列 清明上河圖系列 清明上河圖系列 清明上河圖系列 清明上河圖系列 清明上河圖系列 清明上河圖系列

6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3月11日

撰於2017年3月11日 | 6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清明上河圖系列

此《清明上河圖》由北宋畫家張擇端繪。描繪的是清明時節北宋都城汴京(今河南開封)東角子門內外和汴河兩岸的繁華熱鬧景象。清明上河是當時的民間風俗,像今天的節日集會,人們藉以參加商貿活動。此卷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後有金張著、明吳寬等十三家題記。內還附明清四個摹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歷朝賢后故事圖 歷朝賢后故事圖 歷朝賢后故事圖 歷朝賢后故事圖 歷朝賢后故事圖 歷朝賢后故事圖 歷朝賢后故事圖 歷朝賢后故事圖 歷朝賢后故事圖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3月8日

撰於2017年3月8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歷朝賢后故事圖

此《歷朝賢后故事圖冊》由清代宮廷畫家焦秉貞繪製。圖冊題材取自歷代有良好德行的皇后、太后的故事,共十二幀:葛覃親采、含飴弄孫、教訓諸王、戒飭宗族、禁苑種穀、麟趾貽休、女中堯舜、親掖鑾輿、身衣練服、孝事周姜、約束外家、濯龍蠶織。此冊為絹本設色,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燕山八景圖 燕山八景圖 燕山八景圖 燕山八景圖 燕山八景圖 燕山八景圖 燕山八景圖 燕山八景圖 燕山八景圖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3月7日

撰於2017年3月7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燕山八景圖

此《燕山八景圖》由清代畫家張若澄繪。畫冊以北京城著名的燕京八景(乾隆修訂:居庸疊翠、玉泉趵突、太液秋風、瓊島春蔭、薊門煙樹、西山積雪、盧溝曉月、金台夕照)為題而作。此冊為絹本設色,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墨竹譜 墨竹譜 墨竹譜 墨竹譜 墨竹譜 墨竹譜 墨竹譜 墨竹譜 墨竹譜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3月7日

撰於2017年3月7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墨竹譜

此《墨竹譜》是元代畫家吳鎮贈予其子佛奴的畫作。全冊二十二幀,前兩幀書寫蘇軾〈題文同畫竹記〉,後二十幅畫各種姿態的墨竹,每幅皆以草書題寫畫墨竹的要訣與心得,是一件書畫合壁的佳作。此畫冊現藏台北故宮博物院,冊首有明代王一鵬隸書「萬玉藂」三字。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匯刻三代遺書 匯刻三代遺書 匯刻三代遺書 匯刻三代遺書 匯刻三代遺書 匯刻三代遺書 匯刻三代遺書 匯刻三代遺書 匯刻三代遺書

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3月6日

撰於2017年3月6日 | 5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匯刻三代遺書

此《匯刻三代遺書》是明代趙標編輯的一部叢書。全書共二十八卷,匯編六種上古三代相關的史料舊籍:竹書紀年二卷、汲冢周書十卷、批點考工記二卷、穆天子傳六卷、檀孟批點二卷、六韜六卷。此為明萬曆二十二年大名知府塗時相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