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延禧堂忆旧帖
此蔡新集《延禧堂忆旧帖》分上下卷。上卷前列汪由敦序、《澄怀园八友图》、诸皇子皇孙书法。下卷为雍正、乾隆年间重要书家陈世倌、刘统勋、金德瑛、董邦达、王际华、蒋溥、周景柱等十九人所题诗。另有蔡新自跋,记述了诗帖形成始末。此本约为清乾隆48年初拓本。
卷前列《澄怀园八友图》,绘于乾隆二十一年。“澄怀园八友”指的是:蔡文恭公、陈尚书德华,程文恭公景伊,张文恪公泰开,观总宪保,二周学士长发、玉章,梁少詹锡屿也。此八位皆同值尚书房,为诸皇子皇孙师傅。
乾隆四十八年,蔡新抚图重观,校阅之下,七人者皆谢世无存,即题咏诸公亦仅存十之三四,怆为伤怀,不胜今昔之感。遂命工钩摹而勒之石,以垂永久。
汪由敦序
“澄怀园”在圆明园东南隅半里许;馆舍数十楹,岩壑蔽亏陂,池演迤杂树,桧柏榆柳,清阴袭人,称消暑胜地。
宗宪皇帝恩赐内廷侍直(诸)臣,分寓其中,由敦以直南书房;来寓至庚午,赐居丽景轩,前后左右皆诸臣寓直处也。直上书房者八人,而寓焉者居其六。丙子仲夏有善画者常子至,乃即园中景绘八友图。
步而向板桥奚奴捧书随者,为少詹事介休梁确轩。桥之左伫立俟者,为学士仁和周药栏;药栏素善琴,一童子棒古锦囊,盛素琴一其所,尝操者也。缘山蹊稍折,山麓缩而嵌山之巅,苍松数株,落落如离。立两髯翁对坐,其下一为少司马武进程莘田;髯多而半白者,为学士会稽周兰坡,各拈诗韵若联句状。旁有一人独坐梧阴下,执纸笔欲作书者,则副都御史安州陈月溪云。凉亭前数童奴展画卷,一白须老人从旁指点为编修金匮张酉堂;其一屹立谛视者,为少司马长白观补亭。补亭与确轩皆不寓园中,然下直辄数数至,不异邻。并最后一人挥羽扇翩然而来,鬅头童挈茶具随后行,则少司寇漳浦蔡葛山也。之八友者,生不必一地,官不必同阶,齿不必相若,顾以遭际盛时偕□禁近,寅同入申同出,风雨寒暑未尝间,至其退食余间,谁容谐畅羔羊。委蜿之风,金兰臭味之雅,情愫款洽。八人者无异一人,信仕宦官中不可多得之境。其写而传之也,固宜。图既成,以余同居园中,嘱为之记。忆昔居斯园者南斋诸公而外,若太傅高安朱文端公、相国桐城张文和公、少宗伯漳浦蔡文勤公、大中丞鄞邵公、宗丞荆溪任公,咸以魁垒耆硕劝讲。东序余尝接其燕闲绪论,清风远度,至今犹想见眉宇。惜当其时未有图之者,八公继诸先,正后其为是图,意盖有在矣。异日披阅,指数其道德闻望,卓然辉英。岂从优游清暇,侈林泉之赏览,为词林美谈而已。余虽与诸公分曹殊直,而清溪秀石间灯火相照,喜诸公之不余弃也,故不辞而书于卷端且为之篆。
乾隆二十有一年秋七月即望休宁汪由敦记。
蔡新(1707~1799年),字次明,号葛山,别号缉斋,漳浦下布(今漳浦县大南坂下楼村林西墘)人,建府第在县城准提室巷内。清朝翰林编修。
澄怀园:在圆明园福园门南,绮春园西墙外,有一座名叫“澄怀园”的特殊花园,这是专为南书房和上书房词臣所设的寓所,俗称翰林花园。从雍正三年一直到咸丰朝,澄怀园一直是南书房和上书房翰林的值庐,这是清廷对汉族官员的最高礼遇,咸丰皇帝曾有诗云:“墙西柳密花繁处,雅集应知有翰林”。澄怀园实际上是圆明园的附属花园,它的护卫和管理都由圆明园管园大臣统一负责。
--
书名:延禧堂忆旧帖.澄怀八友图.2卷.蔡新集.清乾隆48年拓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57.3M
-
链接失效了,可否更新下,谢谢!
-
有个链接可以,刚没看到,不用更新了,谢谢
-
-
先生 您好, 此冊的谷歌網盤 連結有問題. 期望能修復. 謝謝~
-
此书价格怎样
留言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