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書《許氏說篆》為東皋印派的開創人許容編撰。本書分上中下三卷。卷上為篆體原始,計12則;卷中為篆體正宗,計27種;卷下為篆體奇賞,計27種。卷中及卷下,每種字體均有原鈐印拓示範書體,下並注有用刀法。此本為師古齋藏板.康熙14年(1675)新鐫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彩繪紙卷鈔本《十卷抄》是日本平安末期仁和寺僧人恵什編集的佛像圖集。共分為10冊,分別為佛部、佛頂部、經部、菩薩部(上下)、觀音部(上下)、 明王部、天等部(上下)。此為延慶二年(1309)仁和寺真光院本,元祿15年(1702)圖繪謄寫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印譜《秋閒戲鐵》為明末清初篆刻家嚴乘、羅公權篆輯,全書共10卷(嚴乘摹輯8卷,附羅公權續2卷)。此譜摹刻何通《印史》所鈐印八百三十方。又增明印一百八十方,附加私印、親友印二百三十餘方。此本大致為清雍正4年(1726)朱綠套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Oriental Costumes:Their Designs and Colors》(東方服飾:款式與色彩)是德國藝術家、服裝設計師和民族志學者Max Tilke的著作之一。書中包含128幅圖款,介紹中國(含西藏)、北非、埃及、阿拉伯、土耳其、印度和日本等國的經典服飾。中國部分有13款圖。此書出版於1922年紐約。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明代篆刻家羅王常認為顧從德的《集古印譜》內容不足以廣觀,遂補充而成此《秦漢印統》。此書收印內容包括戰國時期銅質姓名私印、兩漢魏晉南北朝銅質官印與含肖形印在內的私印。此本八卷羅王常編,吳元維、顧晉亨同校,龔善長刻,明萬曆34年(1606)新都吳氏樹滋堂刊朱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Les Rues de Pékin》(清國京城市景風俗圖)通過兩冊各193幅水粉彩畫全面記錄了晚清西方人在京城觀察到的街市交通往來人物角色、街頭各行業和藝人,每幅繪圖旁都有中文批註。通過此畫冊可以簡單清末北京民俗和各行業的狀態。此套畫冊應該繪製於19世紀的法國。此文還附若干外銷畫。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這七組《中國自然歷史繪畫》包含16本圖譜:中國動物圖譜、野生植物圖譜、通草畫(棉布紡織、玻璃製造、竹紙製造、煤礦採運)、中國花鳥圖繪、中國制漆圖譜、各式爐灶圖、陶瓷燒制、金屬手工藝白描圖等等,其中部分動植物圖由法國畫家Pierre Joseph Buchoz繪製。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新詩造紙書畫譜》通過二十四幀繪畫和二十四幀釋文從蔡侯宅第開始,記錄了造紙工藝的全過程。其中釋文部分引用了許多名人的詩文,如李商隱、謝莊、張伯玉等,其中還有些澄心堂的紙句。此畫譜編撰繪製年代,作者不詳。通過其中大量鈐印估計可能是清代的周開泰編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套清末影像集《拉里貝的中國影像記錄》大致拍攝於1900年到1910年之間。它的拍攝和搜集者是當時北京法國公使館的Firmin Laribe(菲爾曼.拉里貝)。照片記錄了清末中國的各種人物、家具、服飾、戲劇、建築街道、佛像石刻等等。此套影像集包含415組照片,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