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素堂絲繡錄》是一本研究古代刺繡、緙絲針品的著作,為朱啟鈐(民國)以家藏刻絲、刺繡為目所編,分二類二卷。每卷以時代先後為序,詳記質地、色彩、尺寸、印章及題識等,資料詳實,是我國絲繡類著作的代表作。此本於1928年刊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書《A cycle of Cathay》(花甲憶記)是著名的美國傳教士丁韙良(W.A.P Martin)的回憶錄,它詳實地記錄了作者在華生活的四十七年中的感受和他所觀察到的中國社會的方方面面。作者親身經歷了晚清許多重大歷史事件:太平天國運動、天津條約、洋務運動及同文館等。此英文本出版於1897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本《新制靈台儀象志圖》分為乾坤兩冊。來自南懷仁編撰的《新制靈台儀象志》共十六卷,其中卷1至4是關於儀器的製作、安裝和使用的論述,卷5至14是各種天文表格,卷15、16卷是與儀器有關的各種示意圖(新制靈台儀象志圖)。《儀象圖》中的117幅圖大多來自西方文獻。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蔡新集《延禧堂憶舊帖》分上下卷。上卷前列汪由敦序、《澄懷園八友圖》、諸皇子皇孫書法。下卷為雍正、乾隆年間重要書家陳世倌、劉統勛、金德瑛、董邦達、王際華、蔣溥、周景柱等十九人所題詩。另有蔡新自跋,記述了詩帖形成始末。此本約為清乾隆48年初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China revolutionized》(北洋之始)。在辛亥革命爆發之時,此書作者美國傳教士(John Stuart Thomson)恰好身處中國,深切感受到了革命爆發前後,中國社會方方面面的深刻變化,並對此作了詳盡的描述。此英文版寫於1912年,在1913年出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懷素書《大草千字文》,所書內容為南朝梁員外散騎侍郎周興嗣編寫的《千字文》。明成化六年(1470年),西安知府餘子俊摹刻《大草千字文》於西安碑林,後刻有餘子俊題跋,並附刻有明代草書大家宋克書杜甫《前出塞九首》碑拓和《克頓首再拜復》。此本為明代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支那事變寫真帖》由鈴木貞吉編。其照片主題為中日雙方在中國抗日戰爭中的第一場大型會戰:淞滬會戰(1937年8月13日,湖東會戰)。此寫真帖內含圖版99幅,其中戰跡地圖一幅。照片拍攝時間為1937年,此本於1938年由上海文路三二六寫真館出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中日甲午戰爭(日本稱日清戰爭)為19世紀末日本侵略中國和朝鮮的戰爭。這場戰爭以中國戰敗、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告終。這套由當時眾多日本浮世繪畫師繪製的《日清戰爭錦繪》,既呈現了日本侵略的戰爭場景,也記錄了我們的一段民族屈辱史。此文件包含122組,約繪製於1894-1895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系列為《Histoire naturelle des mammifères》(哺乳動物自然史)一書的插圖。此書由法國博物學家聖伊萊爾和居維葉等聯合編輯。插圖由巴黎自然歷史博物館的Werner等人繪製。此文件含428幅哺乳動物全彩插圖。此套書約出版於1819-1824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