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謝閣蘭的中國考古攝影集》由法國漢學家Victor Segalen(謝閣蘭)拍攝,他於1909年、1914年和1917年先後多次參加中國的考古遠征,足跡遍布中國的大江南北。內含照片數百多幅,拍攝地有:明十三陵、四川、陝西、南京、杭州等地,題材多為石窟造像、陵墓石刻、古碑漢闕等。此系列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魏孔羨碑》(魯孔子廟碑)立於三國魏黃初元年。碑文(隸書,二十二行,行四十字)記孔子二十一世孫孔羨封為宗聖侯,使司孔子之釋奠,修理孔廟之事。額篆書題:魯孔子廟之碑。此碑書法結體雄厚,筆勢方勁。此內含明拓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及民國時期拓片,碑石現存山東曲阜孔廟。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幅《China : a friendship map》(中國友誼地圖)由美國女插畫師 Louise E.Jefferson 繪製。地圖除了標記了重要的城市、河流和建築景觀,還描繪中國的社會民俗、交通出行、地域產品等。圖注部分用英文簡介了關於中國的歷史人物、文化藝術以及生活習俗。此圖由美國友誼出版社於1948年出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系列《威爾克斯的中國攝影集》的拍攝者是美國《生活》(LIFE)雜誌攝影師 Jack Wilkes。此次整理 1679 張照片,其內影像記錄了抗日戰爭結束後中國的政治軍事(重慶談判、駐華美軍、聯合國善後救濟總署等)、社會民生狀況。拍攝地有北京、桂林、重慶、西康、昆明等地。拍攝時間大約從1945年至1946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系列《考夫曼的中國攝影集》的拍攝者是美國《生活》(LIFE)雜誌攝影師 Mark Kauffman。此次整理 1549 張照片,其內影像記錄了抗戰結束後(內戰時期)國民政府統治下中國的軍事政治、宗教民生等社會狀況。拍攝地有臨潼、上海、香港等地。拍攝時間大約從1945年至1949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顏勤禮碑》是唐代書法家唐顏真卿七十一歲時為其曾祖父顏勤禮書寫的神道碑。碑文原為四面刻,現存正書三面,計四十四行,每行三十六字,為"顏體"楷書藝術的巔峰之作。碑石於1922年出土於陝西長安舊藩廨庫基中,現存西安碑林博物館。此內含民國時期拓本(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及拓片七幅。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西湖清趣圖》卷可能繪製於元明時期,作者未知。畫卷前段為簡筆平面導示圖(圓相),後段圍繞西湖為中心描繪從錢塘門開始,經斷橋、孤山、蘇堤、雷峰塔等景致,逆時針環西湖一周,再回到錢塘門;卷前有明代書法家程南雲題:西湖清趣;卷末有清代文學家厲鶚題跋。此卷現藏於美國弗利爾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梵網經菩薩戒本》由東晉高僧鳩摩羅什節選翻譯。其內容為《梵網經》下卷菩薩戒相部分,述說盧舍那佛初發心時常誦的一切大乘戒,即「殺、盜、婬」等十重戒和「不敬師友、飲酒、食肉」等四十八輕戒,為漢傳佛教菩薩戒所據法本之一。此本為經折裝,大致為北宋時期刊本,共八十六折(卷首版畫四折),前後有序。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繡像傳奇十種》由文林閣輯。全套共十種:牡丹亭還魂記、五鬧蕉帕記、四美記、觀音魚籃記、義俠記、浣紗記、高文舉劉秀雲台記、珍珠記、易鞋記、包龍圖公案袁文正還魂記,共二十四卷。此為鬱郁堂藏板,明萬曆時期金陵文林閣合刊本,書內含版畫七十多幅。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