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俗紀聞》是中川忠英輯,日本寬正17年(1799)刊印的記述清朝乾隆時代中國福建、浙江、江蘇一帶民間風俗、傳統習慣、社會習尚等的一本調查紀錄。全書分為年中行事、居家、冠服、飲食製法、閭學、生誕、冠禮、婚禮、賓客、羈旅行李、喪禮、祭禮、僧徒十三卷。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通草紙畫大量製作於清末民初的珠三角地區,並從廣州出口到歐洲。這種通草畫,用一種植物切片加工後做「紙」,畫家們再用西洋畫法,將廣州等地風貌、市井風情、花鳥昆蟲、人物故事、帆船房屋等描畫出來,做成畫面艷麗,容易保存的紀念品,成了老外了解中國風土人情的重要媒介。它對研究中國早期的西畫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又稱《國策》,記事年代起於戰國初年,止於秦滅六國。此書由明代著名刻書家閔齊伋裁注集評。全書共十二卷,依次分為:西周、東周及秦、齊、楚、趙、魏、韓、燕、宋、衛、中山。此為明萬曆四十七年烏程閔氏三色套印本(書眉三色評註各本字句之異同)。#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Le Rouge.Georges Louis(法蘭西皇家地理學家)的《Détails des nouveaux jardins à la mode》園林銅版畫集是對十八世紀世界園林流行的平面圖、照片、建築立面圖的收集。後來這些風格成為歐洲上層貴族新文化風尚。此本大約出版於1776-1778年,法國巴黎。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皇清職貢圖》是乾隆皇帝下令各地總督、巡撫將其管轄境內不同民族,及與清王朝有來往的國家之民族,描繪各民族的衣冠形貌。因而所繪圖像以描寫外形為主,並且注重對人物表情的刻畫。且書中記載都為作者親眼所見,故為真實可信的風土地理類著作。此本為乾隆16年編成,嘉慶10年增修內府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天龍山石窟於唐代達藝術高峰,然因長期湮沒,至清末民初已毀壞慘重。這部大型照片集為我們完整留住了被破壞前天龍山石窟的原始面貌。在20世紀初期外村太治郎隨關野貞、常盤大定、田中俊逸一起在調查天龍山石窟遺蹟後,以照片忠實記錄了當時石窟的狀況。此本出版於1922年,是研究天龍山石窟的重要參考書籍。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書中收錄中國周漢時期彩陶、彝器、壺、鍾、玉器、瓦當、爵、禮器等75件,來源自帝室博物館、平壤博物館、朝鮮總督府博物館、東京帝國大學、京都帝國大學、東京美術學校等館藏周漢古物及東京細川護立侯爵、武內金平、清野謙次、京都守屋孝藏等私人珍藏。此本為東京帝室博物館,昭和七年(1932年)刊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本是以明代高濂著《四時幽賞錄》為題材的詩畫集。四時幽賞錄描述杭州四季景色流轉。把杭州人在四季應做閒事列敘了出來。春時幽賞:孤山月下看梅花,八卦田看菜花等。夏時幽賞:三生石談月,飛來洞避暑等。秋時幽賞:滿家巷賞桂花,勝果寺望月等。冬時幽賞:三茅山頂望江天雪霽,西溪道中玩雪等。此本為日本書寫彩繪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清國北京皇城寫真帖》是由日本東京帝室博物館編輯,工學博士伊東忠太撰寫文字說明,文物攝影家小川一真攝影製版,於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出版的一部關於清末北京皇城宮殿及皇家園林的攝影圖片集。 此書當時僅排印500部,此本為第九十六號。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