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西湖十景圖卷》由清代書畫家董邦達繪。雖名為「十景」,畫上卻以隸書標註了西湖五十四處景點:斷橋殘雪、平湖秋月、曲院風荷、三潭印月、蘇堤春曉、柳浪聞鶯、雙峰插雲、花港觀魚、雷峰西照、南屏曉鍾等等。此卷現藏於台北故宮博物院,卷前有清乾隆皇帝題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東西洋考》由明代學者張燮撰。全書共十二卷,卷一至四敘西洋列國考(十五國附錄四);卷五、卷六敘東洋列國考(七國附錄十二)、外紀考(日本及紅毛番);卷七至十二記敘餉稅、稅璫、舟師、藝文和逸事等。此為明萬曆四十六年王起宗序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匯刻三代遺書》是明代趙標編輯的一部叢書。全書共二十八卷,匯編六種上古三代相關的史料舊籍:竹書紀年二卷、汲冢周書十卷、批點考工記二卷、穆天子傳六卷、檀孟批點二卷、六韜六卷。此為明萬曆二十二年大名知府塗時相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增訂古今逸史》為明代吳琯輯校雜纂類叢書。全書共包含五十五種,分逸志和逸記兩大類:逸志分合志、分志兩小類,所收關乎語言、文字、風土、傳聞等。逸記又分紀、世家、列傳三小類,主要為歷史、人物、雜錄、志怪等方面內容。此為明萬曆時期吳中珩重訂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地圖綜要》由明末吳學儼、李釜源、朱紹本等編撰。這是一部中國軍事地理大綱,全書吸取了羅洪先《廣輿圖》和桂萼《皇明輿圖》的體系和繪圖方法,分為:總卷、內卷、外卷三部分。此本為明末清初新安黃氏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觀妙齋藏金石文考略》為清代金石學家李光暎撰。全書共十六卷,匯編論考其家藏金石文字,凡六百餘種,採金石之書凡四十種,地誌、文集、說部類計六十種。此為清雍正七年觀妙齋刻,道光十七年刊本,寫刻精美。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新編五代史平話》為有關五代的通俗小說,不著撰人。全書共十卷(存八卷,梁史、漢史均缺下卷),講說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興廢戰爭史的話本。概由多種流行小說收成一集。此本大致為宋末元初刊本,梁史卷上末有近代學者董康手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為唐代高僧義淨撰。全書共兩卷,以僧傳形式記述了唐初從太宗貞觀十五年以後到武后天授二年,五十多位僧人(包括義淨本人,也包括今屬朝鮮的新羅、高麗,今屬越南的交州、愛州等地的僧人)到南海和印度遊歷求法的事跡。此為南宋紹興十八年福州開元禪寺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容齋隨筆》是南宋洪邁所著的史料筆記。全書分:隨筆、續筆、三筆、四筆、五筆,共五集七十四卷,約一千二百二十篇,此書內容範圍頗廣,包括經史百家、文學藝術、宋代掌故及人物評價諸方面內容,被歷史學家公認為研究宋代歷史必讀之書。此為明崇禎三年馬元調序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