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積古齋鐘鼎彝器款識》為清代學者阮元編錄考釋傳世銅器銘文的著作。全書共十卷,所收器物,計有商器173件、周器273件、秦器5件、漢器9件、魏器3件、晉器4件,共550件。銘文據拓本或摹本刊刻,每段銘文附以釋文,並結合經史進行考證。此為清嘉慶九年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燕閒四適》為福建孫丕顯編。這是一套收集琴棋書畫的雜家類書籍,全書共二十卷,分為:琴適、棋適、書適、畫適。其《琴適》收琴譜梅花三弄、胡茄十八拍等十三曲;《棋適》載棋經十三篇和奕問等圍棋論述、棋局定式等等。此本大致為明萬曆三十九年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千字文》是南朝梁周興嗣所作的一首長韻文,形式為四言韻文,首尾連貫,每四字一句共1000字,字不重複。此內含三種:《千字文注附清書千字文附歷朝聖賢篆書百體千字文》(孫枝秀輯,清康熙24年刊本)、《同文千字文》(明汪以成輯)、《千字文同音釋義》(清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天下有山堂畫藝》為清代美術教育家汪之元編繪。全書分《墨竹譜》(前有墨竹指三十二則)與《墨蘭譜》(前有墨蘭指二十八則附附蕙石苔草)兩部分。有文有圖,詳述蘭竹的畫法及襯景的畫法。此為四明樵石山房藏板,清雍正二年序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廣文字會寶》不分卷,共十二冊,明朱文治輯編。此書取前代文賦,上溯屈原、下逮蘇軾,請明代善書者如董其昌、陶望齡、黃汝亨等一百餘人書之,人各一篇(有卜居、逐客書、過秦論、出師表、蘭亭記、陋室銘、岳陽樓記等),非集非帖,自成一格。此為明萬曆時期閩建書林葉見遠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金石索》是一部綜合性古器物圖譜,共12卷,清代馮雲鵬、馮雲鵷兄弟二人同輯。金索收商周到漢和宋元時的鐘鼎、兵器、權量雜器,以及歷代錢幣、璽印和銅鏡等。石索收歷代石刻、碣碑、及磚銘瓦當等。每種器物大多有器形圖和銘文拓本,後有釋文或考訂。此為清道光16年跋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盛京賦》是清乾隆帝東巡盛京謁陵祭祖後所撰,全文3390餘字。為傳播此賦,他令臣工廣搜載籍,據援古法,撰寫各體篆文,鐫刻成《御製盛京賦》,一種篆體為一卷,內容相同,共三十二體(此套存其中15體),篆文為大字,邊附小字釋文。此為清乾隆13年(1748)內府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拓本集《晉唐小楷》內含唐刻宋拓小楷八種,王羲之:樂毅論、黃庭經、曹娥碑、行楷蘭亭序,樂毅論,王獻之:洛神賦,虞世南:破邪論序,褚遂良:陰符經。前有:明代著名收藏家項子京收藏印、翁萬戈藏印等,後有翁同龢、王澍等跋文。此冊現藏於美國大都會博物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套《鴻跡帖》(清國來賓記念)共七冊,是清末(1906至1908年)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於1905年開設中國留學生部,接收來自清朝的中國官派留學生,學期為三年)畢業紀念簿上所留下的詩文書畫題詞,其中也包括當年部分清末駐日教育官員們的題詞墨跡。此套現藏於早稻田大學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