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文學家蔡邕之女蔡文姬於戰亂中被匈奴人擄去,十二年後方由曹操派人接回中原。此明摹宋本《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描繪的便是這一故事。畫卷按胡笳十八拍詩(唐劉商撰),一拍一圖,以連環繪畫的方式逐個展開。此卷現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末有張大千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五經是我國保存至今的最古文獻,也是儒家的經典書籍。此《五經旁訓》由明代王安舜刪定。全書共二十二卷,分為:易經旁訓、書經旁訓、詩經旁訓、春秋旁訓、禮記旁訓。正文旁邊附註、釋義。此本大致為明天啟元年刊本,部分頁面有硃筆圈點。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宋摹本《北齊校書圖》卷舊傳為唐閻立本所作,現多認為原是北齊畫家楊子華所繪。此卷所繪內容為北齊天寶七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遜等人校勘內府所藏圖書的歷史事件,其後有范成大、陸游、韓元吉、郭見義、謝諤等人題跋。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五色鸚鵡圖》卷傳為宋徽宗趙佶所作。據卷上徽宗御題,知此畫起因於徽宗在御花園內見一隻來自於南方嶺表的異種鸚鵡,於風和日麗的春光中,飛鳴於御園杏枝間,其姿其態,煞是悅人眼目,遂御筆彩繪,又復作詩並序,觀其題上。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夢溪筆談》是北宋科學家沈括的著作。這是一部涉及古代中國自然科學、工藝技術及社會歷史現象的綜合性筆記體著作。此《夢溪筆談全編》共二十六卷,分為:故事、辯證、樂律、象數、人事、官政、權智、藝文、書畫、技藝、器用、神奇、雜誌等部分。此為明萬曆三十年沈儆炌延津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搗練圖》是唐代畫家張萱的作品。這幅長卷式的畫卷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系唐代仕女畫中取材較為別致的作品。張萱原作已不復存在,此為宋徽宗摹本,後有清代學者高士奇跋,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經國雄略》由明末鄭大郁編撰。此書輯於明亡之際,全書共四十八卷,分為:天經考、畿甸考、省藩考、河防考、海防考、江防考、賦徭考、賦稅考、屯政考、邊塞考、四夷考、奇門考、武備考。此為南明隆武時期潭陽王介爵觀社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6年8月14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文學 | 撰自未曾
此《賓退錄》為南宋趙與時著。這是一部筆記體裁的雜著,全書共十卷,記載趙與時居家與賓客來往的談論及平生所聞所見所及,賓退後筆錄成編,故名。全書共記有二百餘條,尤詳於宋代典章制度,且特精於考證古史。此為清乾隆十七年存恕堂仿宋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御覽經史講義》由清蔣溥等於乾隆十四年奉乾隆帝敕纂輯,大約在乾隆二十年完成。全書共三十一卷,共收講義 716 篇,按照經(周易、書經、詩經、春秋、禮記、周禮)、史、性理等講義內容排列。此為清乾隆時期武英殿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