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清人繪《雍正十二美人圖》(胤禛美人圖)為絹本設色。內容是雍正帝尚未登基前(雍親王胤禛)時,所收藏的十二幅美人圖:裘裝對鏡、烘爐觀雪、捻珠觀貓、立持如意、桐蔭品茗、撫書低吟、消夏賞蝶、燭下縫衣、博古幽思、持表對菊、倚榻觀鵲、倚門觀竹。此套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增訂古今逸史》為明代吳琯輯校雜纂類叢書。全書共包含五十五種,分逸志和逸記兩大類:逸志分合志、分志兩小類,所收關乎語言、文字、風土、傳聞等。逸記又分紀、世家、列傳三小類,主要為歷史、人物、雜錄、志怪等方面內容。此為明萬曆時期吳中珩重訂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地圖綜要》由明末吳學儼、李釜源、朱紹本等編撰。這是一部中國軍事地理大綱,全書吸取了羅洪先《廣輿圖》和桂萼《皇明輿圖》的體系和繪圖方法,分為:總卷、內卷、外卷三部分。此本為明末清初新安黃氏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千里江山圖卷》據卷後蔡京題跋知應是北宋畫家王希孟所作。長卷將景物大致分為六部分,每部分均以山體為主要表現對象;設色勻淨清麗,於青綠中間以赭色,富有變化和裝飾性;意境雄渾壯闊,氣勢恢宏,充分表現了自然山水的秀麗壯美。此卷為大青綠絹本設色,現藏於故宮博物院。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觀妙齋藏金石文考略》為清代金石學家李光暎撰。全書共十六卷,匯編論考其家藏金石文字,凡六百餘種,採金石之書凡四十種,地誌、文集、說部類計六十種。此為清雍正七年觀妙齋刻,道光十七年刊本,寫刻精美。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新編五代史平話》為有關五代的通俗小說,不著撰人。全書共十卷(存八卷,梁史、漢史均缺下卷),講說五代十國時期後梁、後唐、後晉、後漢與後周興廢戰爭史的話本。概由多種流行小說收成一集。此本大致為宋末元初刊本,梁史卷上末有近代學者董康手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大唐西域求法高僧傳》為唐代高僧義淨撰。全書共兩卷,以僧傳形式記述了唐初從太宗貞觀十五年以後到武后天授二年,五十多位僧人(包括義淨本人,也包括今屬朝鮮的新羅、高麗,今屬越南的交州、愛州等地的僧人)到南海和印度遊歷求法的事跡。此為南宋紹興十八年福州開元禪寺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劉晨阮肇入天台山圖》卷由元代畫家趙蒼雲繪製。畫卷為紙本水墨,大致分為十一個場景,描繪了東漢時期劉晨、阮肇入天台山採藥遇仙並與之結為夫婦的神話傳說,場景之間穿插有故事文字。此卷為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藏。卷末有華幼武、姚廣孝、宋邕跋文。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韻府群玉》是現存以韻隸事最早的類書,在音韻學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由元代陰時夫編撰,其弟陰中夫作注。全書共二十卷,分韻為一百零六部,按每個詞語最後一字歸韻,採錄典故詞藻,隸屬各韻下。此內含元元統二年梅溪書院刻本、元代東山秀岩書堂刊本兩種。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