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御製秘藏詮.殘卷 御製秘藏詮.殘卷 御製秘藏詮.殘卷 御製秘藏詮.殘卷 御製秘藏詮.殘卷 御製秘藏詮.殘卷 御製秘藏詮.殘卷 御製秘藏詮.殘卷 御製秘藏詮.殘卷

3 條評論
撰自未曾
2017年6月30日

book info

撰於2017年6月30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御製秘藏詮.殘卷

《御製祕藏詮》為北宋太宗御製,將佛教甚深法意,以詩賦的形式詮釋。此卷十三(殘卷)間有四幅山水版畫,所繪皆為高僧講經說法情景,周圍繪刻佳山勝水、鬱郁叢林,頗有山水畫之清遠意境,版畫可能是北宋大觀二年重印時補入。此卷現藏於哈佛大學美術館,首缺,末題「邵明印」。

《御製祕藏詮》於北宋至道二年(996)開板模印,入大藏經頒行,中國最早的刻版大藏經《開寶藏》早完成於北宋太平興國八年(983),此山水版畫可能是北宋大觀二年(1108)重印《御製祕藏詮》時補入,為佛經中少見以山水為題材的作品,是佛教最早的山水版畫。大觀二年(1108)為徽宗年號,當為北宋時期作品。在此以前,佛教版畫多為說法圖及經變故事,唯此四幅佛畫則以山水為主,僅點綴以隱居山林的一些僧眾活動,實為大膽的革新與創舉。它是我國山水版畫的先聲。

第一圖,畫面前方為大片水域,水用橫向波紋描繪;水中有小鳥和山巒,山谷間有溪流小橋,遠山飄起捲雲。岸邊一擔擔者正準備上山,半山圓頂茅棚內坐一長老,正謁見兩位來訪者。第二圖,以直立的巨石及樹木把畫面分為三個空間。左側空間較大,前有水面及坡形巨石,有小橋通往彼岸,巨石後樹叢中有一茅舍,主人為一僧人送行,前方有棧道相通;茅舍旁有大片水域,松林內有一長老坐蒲團,與旁立的三個僧人對話。右邊的空間,有呈曲尺形建於水邊的干闌式茅屋兩間。畫面清晰明朗,具有深遠的空間感。第三幅僅用樹劃分空間,中間空間開闊,左岸一持長杖行者正欲登山,岸邊有T字形水亭。右岸一長老盤坐石上,一僧人二信士一童子均合什面向長老。畫面有近景、中景、遠景,層次複雜多變。第四幅山勢陡峭而密集,左側水邊有茅舍及草亭,路邊有橫欄,一擔夫由山上走下。半山有一平台,一長老端坐椅上,一僧人合什相拜。右側是較大的水面,近景的小木橋上,一童子正舉雙手迎接下橋的僧人。四幅佛教山水版畫,無論是山巒水面、樹木草叢、茅舍草亭、煙雲霧氣以及長老僧眾、信士擔夫。

畫法都與宋代繪畫有着密切的聯繫,但又適應版畫工具材料等的特性和需要而加以發揮,從而形成了新穎別致,富有強烈裝飾風格的一整套版畫的表現方法。同時,無論從構圖與形象描繪上看,整體感很強;造型與用線的疏密變化,既起到了以繁襯簡的作用,又富有形式變化的韻律之美。人物雖小,但在大自然的空間中都顯得十分醒目。這些都標誌着這時期的佛教版畫藝術達到了相當高度的水平。由於這四幅山水圖版畫完美清晰,而有大觀二年題記的經文卻刻版殘舊甚多,故對這四幅版畫的絕對年代,尚有所爭議。宋太祖敕命內官張從信赴益州(今成都)開雕大藏經四八○函,五○四八卷,開寶四年(971)始,太平興國八年(983)完成,被稱為《開寶藏》。《秘藏詮》為宋太宗御製,公元996年開始模印,入大藏經頒行。四幅山水版畫可能是大觀二年(1108)重印《秘藏詮》時補入的,或同為四川所刻。日本京都南禪寺藏《高麗藏》全據《開寶藏》摹板,其中《秘藏詮》山水版畫更加繁瑣。(介紹參考

卷末長方框中題記「善聞施經妙善,獲三乘之惠因,贊誦真詮,超五趣之業果。然願普窮法界,廣及無邊,水陸群生,同登覺岸。時皇宋大觀二年,歲次戊子十月日畢。莊言僧福滋、管居養院僧福海、庫頭僧福深、供養主福住、都北緣報願住持沙門鑒巒。」

並題「御製秘藏詮第十三」及「邵明印」字樣。

#感謝某匿名網友,提供殘捲來源線索

註:此內頁面圖片寬度為5000像素+。此卷現藏於:哈佛大學美術館
--
文件夾:御製秘藏詮.卷第十三.含木刻山水版畫四幅.哈佛大學美術館藏.北宋大觀二年印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JPG高清(寬5000像素+)
原色版文件大小:106M

黑白版(可選)文件大小:2.75M

直接下載

評論

  1. 匿名

    御製秘藏詮 下載不了了

  2. 匿名

    一睹真容,實乃幸事,佛界幸事!

  3. 匿名

    太好!

留言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