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墨拓兰亭修禊图
此拓印长轴《兰亭修禊图》收入王羲之《兰亭序帖》摹本及宋代画家李公麟所绘《流觞图》。乾隆皇帝以明代益王朱翊鈏所刻《兰亭图》残石上重加补刻,原石所缺的定武(今河北省正定县)本《兰亭序帖》依照内府中所藏的宋拓摹补。此本大致为清乾隆时期拓本,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
这部《兰亭图》刻石原在圆明园,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 1860 年毁于英法联军,但其拓本却流传至今,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此图虽只是制作于 1781 年的清乾隆拓本,但其辑录之完整、拓工之精细,又是明本所不及,所以这部拓本仍可谓是存世珍品。(介绍参考:兰亭修禊图)
修禊(xiū xì),源于周代的一种古老习俗,即农历三月上旬“巳日”这一天,(魏以后始固定为三月三日),到水边嬉游,以消除不祥,叫做“修褉”。人们相约到水边沐浴、洗濯,借以除灾去邪,古俗称之为:“祓禊”。后文人饮酒赋诗的集会,也称为修禊。春日踏青有“春禊”,秋日秋高气爽,文人怎能辜负这大好时光,自然会有“秋禊”,时间一般是在农历七月十四。历史上最为有名的修禊当数兰亭修禊和红桥修禊。王羲之《兰亭集序》:“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褉事也。”
兰亭修禊的召集人,则是东晋名士、大书法家王羲之。公元353年(东晋永和九年三月三日),王羲之与名士谢安、孙绰等41人,于会稽山阴的兰亭水边,做流觞曲水之戏。游戏充满文趣,各人分坐于曲水之旁,借着宛转的溪水,以觞盛酒,是让盛满美酒的觞顺流而下,置于水上停于某人之前,他就必须即席赋诗。。他们一边喝酒一边作诗,也发表一些议论。大家即兴写下了许多诗篇,推举王羲之写一篇序。这天,有26人作诗,编成了诗集《兰亭集》。王羲之为其作序,千古不朽的《兰亭集序》就这样诞生了。王羲之乘兴作《兰亭集序》,文采灿烂,隽妙雅迪,书法更是遒媚劲健,气势飘逸,被后世推为“天下第一行书”。(介绍参考:兰亭修禊)
李公麟(1049-1106)北宋著名画家。字伯时,号龙眠居士。汉族,舒州(今安徽桐城)人。神宗熙宁三年进士,历泗州录事参军,以陆佃荐,为中书门下后省删定官、御史检法。好古博学,长于诗,精鉴别古器物。尤以画著名,凡人物、释道、鞍马、山水、花鸟,无所不精,时推为宋画中第一人。李公麟因风痹致仕,归居龙眠山庄(位于桐城龙眠山,山北为庐州舒城县,李公麟舒州桐城人),自作《山庄图》,为世所宝。传世作品有《五马图》等。
注:此卷轴,22 x 490 厘米,现藏于中国国家图书馆。单页图片宽度7000像素+。
--
文件名:兰亭修禊图.宋李公麟绘.清乾隆时期拓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61M
-
补下链接 谢谢站长
-
Google Drive 404. 感謝
2019.07.13
留言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