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異方便淨土傳燈歸元鏡》為明代杭州報國寺僧人智達拈頌。全書共分上下兩卷,四十二分,內容以戲曲形式演述東晉慧遠大師、五代永明壽禪師和明代雲棲蓮池大師出家成道以及傳燈弘法的故事,意在勸導世人念佛戒殺,慈悲樂道,以便往生西方。此為清乾隆四十二年杭州報國寺釋惟賢刊本,書前含版畫二十幅。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張皇后籙牒圖卷》(孝康敬皇后張氏授籙圖),全卷大致分為三個部分:第一部分為「三洞赤文總真仙簡」(雲篆)、第二部分是五十二張神仙畫像、第三部分是整張《籙牒》的正文,即文字部分,內容記錄明孝康張皇后參加授籙,成為道教上仙玄君。此為明弘治六年彩繪本,現藏於美國聖迭戈藝術博物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Von Chinas Göttern:Reisen in China》(神佛在中國:中國行記)是德國人 Friedrich Perzynsk 關於中國佛像研究的代表作品。內含北京、河北、廣州、杭州、熱河等地(涉及圓明園、睒子洞、易縣三彩羅漢、石窟造像等)約八十幅老照片及版畫圖版。此德文本出版於1920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三教源流搜神大全》系神仙傳記類著作,撰者不詳。全書共七卷,內搜集道、儒、釋三教聖賢、世奉眾神畫畫像計一百二十餘幅,於每一幅神像後,於每一幅神像後,敘各神姓名、字號、爵里、封贈諡號,神靈事跡等。書中首列儒家孔子,次老子。所靈眾神,多取於小說雜記。此為清宣統元年葉德輝校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敦煌星圖》(甲本)是迄今為止存留的最古老的星圖,大約繪製於唐中宗時期。此卷繪十二時角星圖各一幅,北極區星圖一幅,展示了從中國可見的整個北天星空,標註了約1339顆星星的位置,另有雲氣圖二十五幅,附占文,星圖後還畫有一電神。1907年,此卷被斯坦因帶到英國,送交倫敦大英博物館(S.3326)。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是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為明代許仲琳所作。全書共一百回,內容演述商末政治紛亂和武王伐紂的歷史故事,頗多仙佛神魔鬥法的描寫,富於神話色彩。此《新刻鐘伯敬先生批評封神演義》內含:明萬曆時期舒文淵刻本、清代四雪草堂訂本、德聚堂刊本三種版本。#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由明代羅懋登撰。此書以明代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七次出使「西洋」為史實,衍義而成神魔小說。全書二十卷,共一百回,始於:盂蘭盆佛爺揭諦,補陀山菩薩會神。終於:奉聖旨頒賞各官,奉聖旨建立祠廟。此為明萬曆時期刊本,內有版畫約二百幅。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記述景教在唐代的流傳情況的重要文獻。此碑於唐建中二年由一個名叫景淨的波斯傳教士撰刻樹立,呂秀岩書並題額,立於大秦寺的院中,正面刻着「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及頌文,上有楷書三十二行,行書六十二字。此內含明李之藻編刻本及民國拓本、拓片(頌文及左右)。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所謂「龍門二十品」是指選自龍門石窟中北魏時期的二十方造像題記(牛橛造像記、一弗造像題記、始平公造像記、北海王元詳造像記、司馬解伯達造像記等),是魏碑書法的代表,其中十九品在古陽洞,一品在慈香窟,這一稱號始自清代。此內包含拓本和超清朱色拓片兩種類型的文件。#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