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子》(又名《捭闔策》)戰國著名道家,縱橫家鼻祖「鬼谷子」王詡的著作。該書側重於權謀策略及言談辯論技巧。此本共三卷,集漢代文學家劉向注,其中卷上、中有十四篇,第十三、十四篇(轉丸、胠亂)失,卷下為本經陰符七篇,明代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書為先秦著名道家學者莊周所著,原名《莊子》,因唐玄宗時追號「南華真人」,其書也被尊為《南華真經》。原有五十二篇,現存三十三篇,大小寓言二百多個。此書共十卷,分內篇、外篇、雜篇三部分。此為明嘉靖時期顧氏世德堂刊《六子書》之一,晉郭象注,唐陸德明音義。內另附南宋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明代中葉崇尚古學,《左傳》、《國語》而外,《六子》亦屬熱門,一再刻行。顧春將當時流行的《老子道德經》等六子書編為《六子書》。此《老子道德經》以古本河上公注本為底,參文群籍,考義多方,精校而成。此為明嘉靖時期顧春世德堂刊《六子書》之一,版心上鐫「世德堂刊」。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考工記圖》二卷,清戴震撰。初成書時,圖後附以己說而無注。後來吸取東漢鄭眾、鄭玄的注,再加考定,成為補註。對《考工記》中的宮室、車輿、兵器、禮樂等,分別列圖說明;對文物、制度、字義等加以考證。這是研究我國先秦文物制度的重要參考書。此為清乾隆時期孔繼涵微波榭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洪範圖解》,明韓邦奇撰。共兩冊,內容為圖解《尚書.洪範》篇,前後有序,分別為:鄧鏜撰、韓邦奇撰、王道撰。《洪範》舊傳為箕子向周武王陳述的「天地之大法」,概述:五行、五事、八政、五紀、皇極、三德、稽疑、庶征、五福六極,以上九大範疇。此為明正德16年(1521)朝邑知縣王道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合刻繁露大戴太玄》包含西漢哲學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是闡釋《春秋》微言大義的一部著作。)和西漢學者揚雄的《太玄經》(闡述作者的哲學體系和宇宙論)。此為明天啟時期陸陸雲龍崢霄館刊本,書眉上刻評,書口下刻"崢霄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小學》舊題宋代朱熹撰,實為朱熹與其弟子劉清之合編。全書分內外兩篇。內篇有四個綱目:前三個是立教,明倫,敬身,第四個是鑑古。外篇分兩部分:一是嘉言,二是善行。此書《標題音訓小學書解》共四卷,前有小學序、版畫插圖六幅、朱文公小學題辭。其內容為對《小學》的訓詁註解。此本大致為明代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六經圖》為清鄭之僑編輯,是書共十二卷,收易經、書經、詩經、春秋、禮記、周禮六經之圖。各經卷首有鄭之僑「源流」一篇。全書收版圖數百幅,以文釋圖,闡述禮儀規制。此為鉛山鵝湖書院述堂藏版,清乾隆8年(1743)鐫刻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為道經的一部合集叢書。共四冊,內收《道德經轉語》、《道德經古今本考正》、《道德經釋義》、《常清靜經》、《金玉經》、《太上黃庭經注》、《陰符經注》七種,正文前有康熙、嘉慶年序文,凡例、考證、轉語等。此為白雲山房藏板,清嘉慶14年(1809)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