漆器製作的程序繁複,可以簡單分為制胎與塗裝兩個步驟,制胎是製作未來的器型,而塗裝則是雕漆或漆繪的裝飾表現。制胎完成以後,便進行漆藝的塗裝工作。漆樹產自中國。中國漆器工藝後流傳出去﹐深刻地影響了東南亞和日本的漆器工藝。此本為日本手寫繪本,大致包含:漆器,漆樹,漆工相關資料。作者和出版年代不詳。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本是以明代高濂著《四時幽賞錄》為題材的詩畫集。四時幽賞錄描述杭州四季景色流轉。把杭州人在四季應做閒事列敘了出來。春時幽賞:孤山月下看梅花,八卦田看菜花等。夏時幽賞:三生石談月,飛來洞避暑等。秋時幽賞:滿家巷賞桂花,勝果寺望月等。冬時幽賞:三茅山頂望江天雪霽,西溪道中玩雪等。此本為日本書寫彩繪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清國北京皇城寫真帖》是由日本東京帝室博物館編輯,工學博士伊東忠太撰寫文字說明,文物攝影家小川一真攝影製版,於1906年(明治三十九年)出版的一部關於清末北京皇城宮殿及皇家園林的攝影圖片集。 此書當時僅排印500部,此本為第九十六號。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謨區查抄本》(Boxer Codex)是一份繪製於1590年的插圖手稿 ,其中包含了西班牙人最初接觸菲律賓群島、印度、中國時所見的當地居民。除了描述歷史典故,該手稿還包含了當地居民和他們獨特的服飾彩繪75幅 ,因而是了解早期東南亞風俗歷史的重要史料。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3年10月17日 |
7 條評論 | 歸類於 藝術 | 撰自未曾
《東皋琴譜》是東皋心越禪師於1676年東渡日本後所傳之琴曲集。歌詞多為我國歷代文學家的作品。 東皋心越是一位才藝出眾的僧人,能書善畫,工於篆刻,精於撫琴,在日本十九年,傳藝功績最大的唯數琴道。此本共10卷,為日本享和元年(1801年)和刊手寫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安徽蕪湖十二中學校園的《謙卦碑》,是李陽冰在任當塗縣令期間,應友人之請所書而刻於石的。此碑為篆書,氣勢犀利,風骨遒勁,筆法雄健。唐時散落民間,明初蕪湖王氏於當塗城內獲得,將碑轉至蕪湖秘藏家中。此本為明嘉靖5年張大用跋,清道光張幼軒題簽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擬山園帖》,共十卷,清代個人叢帖。清順治八年至十六年(公元1651-1659年)王鐸之子無咎撰集,古燕呂昌摹,張翱鐫。帖名行書。此帖全刻王鐸一家之書,共103種,其中大多為臨古之書。這也是王鐸的最有名的代表作,世稱「神筆王鐸」。此本為清代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石燈籠最早雛形是中國國供佛時點的燈,也就是供燈的形式。這種形式經朝鮮傳入日本,其例子如平等院鳳凰堂佛前的供燈。它表明「立式光明」的意思。隨着佛教在欽明天皇十三年(552年)傳入日本以後,石燈籠的技術也傳入日本後作為園林小品得到大量應用。此本圖譜為18世紀末日本的四冊寫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鴻雪因緣圖記》全書共三集,每集分上下卷,一事一圖,一圖一記,凡240圖、記240篇,系清麟慶撰着, 汪春泉等繪圖,為作者記述身世與親歷見聞之作。「鴻雪」,即蘇軾名句「人生到處知何似,應是飛鴻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鴻飛那復記東西」之意。此本大致刊於清道光年間。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