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撰於2013年12月7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18世紀-19世紀西方列強曾把鴉片毒品作為侵略中國的工具和手段。那時滿清政府還處於閉關自守的狀況,而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正處於上升發展的時期。這本1880年倫敦出版的《The Chinese opium-smoker》用12幅插畫和文字講述了18世紀以來鴉片進入中國後在中國的泛濫狀況。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撰於2013年12月4日 | 5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The costume of China

這是1800年倫敦出版George Henry Mason 編著的《The costume of China / 中國服飾》有60幅非常精美的彩色插圖。插圖採用了西式透視、明暗、投影等技法,寫實特徵濃厚,又融入中國的白描手法,自有一種獨特的東方趣味。描繪的主題是清代中國社會各種行業人物以和他們的服裝及妝飾。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撰於2013年12月4日 | 4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Picturesque representations of the dress and manners of the Chinese

1793年年輕英國畫家William Alexander作為馬戛爾尼使團隨團畫家到達中國,在從澳門到北京往返旅行中,創作了大量反映當時中國風俗的畫作。他的這本《中國衣冠風俗圖解》內含50幅彩色版畫於1814年在倫敦出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The Costume of China

撰於2013年12月3日 | 5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The Costume of China

1793年大英帝國派往大清帝國的馬戛爾尼使團到達中國。年輕的英國畫家威廉·亞歷山大(William Alexander)作為使團隨團畫家,在從澳門到北京的往返旅行中,創作了大量反映當時中國世態風情的畫作,隨後在英國及歐洲風靡一時。這本威廉·亞歷山大的《The Costume of China / 中國服飾》內含48幅彩色版畫,於1805年在倫敦出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中國酷刑 中國酷刑 中國酷刑 中國酷刑 中國酷刑 中國酷刑 中國酷刑

撰於2013年12月2日 | 8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中國酷刑

這是1804年倫敦出版,George Henry Mason 編著的《The punishments of China / 中國酷刑》一書內部的22幅插圖。插圖所描繪的是清代中國兩廣地區﹙廣東、廣西﹚部堂的刑罰概況,每張插圖以英文和法文註解。據記載這些繪畫的作者是一個稱作Pu Qua的中國人。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花匯 花匯 花匯 花匯 花匯 花匯

撰於2013年12月1日 | 7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花匯

《花匯》是一本江戶時期日本的本草學者小野蘭山和島田充房聯合編撰的博物學著作,共8卷。其中包含草部4卷、木部4卷。草木各描繪100種,每幅白描配以說明。由於其白描得非常細緻,所以它不但是一本植物學著作,也可以當成一本白描繪畫的書籍。此本刊印於寶曆13年(1763)。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八大山人繪畫冊頁 八大山人繪畫冊頁 八大山人繪畫冊頁 八大山人繪畫冊頁 八大山人繪畫冊頁 八大山人繪畫冊頁 八大山人繪畫冊頁 八大山人繪畫冊頁 八大山人繪畫冊頁

撰於2013年12月1日 | 4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八大山人繪畫冊頁

朱耷是清代著名的書畫家,號八大山人,善畫山水和花鳥。他的畫筆情恣縱,不構成法,蒼勁圓秀,逸氣橫生,章法不求完整而得完整。他的一花一鳥着眼於布置上的地位與氣勢及是否用得適時,出奇,巧妙。這套八大山人繪畫包含兩個畫冊:一個是十二幀寫意文人畫(花鳥蟲草等),一個是十二幀山水畫。現藏於美國大都會美博物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台灣番社風俗 台灣番社風俗 台灣番社風俗 台灣番社風俗 台灣番社風俗 台灣番社風俗

撰於2013年11月30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台灣番社風俗

這本《台灣番社風俗》畫冊收集了12幅記錄18世紀中期台灣島上的風土人情的畫作。畫作描繪了當地人稼穡、狩獵等生活情狀,也可以是研究台灣歷史的重要資料。畫冊中有美國漢學家恆慕義(Arthur William Hummel,1884-1975年)的序言。此本大約繪製於1744年到1747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苦瓜和尚書畫冊 苦瓜和尚書畫冊 苦瓜和尚書畫冊 苦瓜和尚書畫冊 苦瓜和尚書畫冊 苦瓜和尚書畫冊

撰於2013年11月28日 | 1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苦瓜和尚書畫冊

此畫冊《苦瓜和尚書畫冊》為清代畫家石濤繪,共12幅,一圖一詩。舊藏日本大收藏家桑名鐵城,書名頁 「石濤道人書畫神品」為日本著名畫家富岡鐵齋題,現藏於美國大都會美博物館。這些書畫大約書繪於1695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