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晉文公復國圖》卷為宋代畫家李唐繪。全圖分為六段,描繪了晉文公(重耳)被他父親放逐在外十九年,最後回國即位的故事,每段左題據傳為宋高宗趙構手書的《左傳》中相關章節,卷末有喬簣成、石岩、吳寬等人的跋。此卷現藏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東漢末年,文學家蔡邕之女蔡文姬於戰亂中被匈奴人擄去,十二年後方由曹操派人接回中原。此明摹宋本《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描繪的便是這一故事。畫卷按胡笳十八拍詩(唐劉商撰),一拍一圖,以連環繪畫的方式逐個展開。此卷現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末有張大千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宋摹本《北齊校書圖》卷舊傳為唐閻立本所作,現多認為原是北齊畫家楊子華所繪。此卷所繪內容為北齊天寶七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遜等人校勘內府所藏圖書的歷史事件,其後有范成大、陸游、韓元吉、郭見義、謝諤等人題跋。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五色鸚鵡圖》卷傳為宋徽宗趙佶所作。據卷上徽宗御題,知此畫起因於徽宗在御花園內見一隻來自於南方嶺表的異種鸚鵡,於風和日麗的春光中,飛鳴於御園杏枝間,其姿其態,煞是悅人眼目,遂御筆彩繪,又復作詩並序,觀其題上。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搗練圖》是唐代畫家張萱的作品。這幅長卷式的畫卷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系唐代仕女畫中取材較為別致的作品。張萱原作已不復存在,此為宋徽宗摹本,後有清代學者高士奇跋,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翰苑印林》由明代吳日章輯摹刻之印而成。全書共四卷,卷一錄官印三十六方;卷二錄私印(以百家姓編次);卷三、卷四為近代名人印。全書共計約474印,印下附有釋文。此為明崇禎七年刊鈐印本,前有吳明郊、吳名世,吳聞禮序。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金闕玄元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說》(老子八十一化圖)是元初由全真教道士所創作的一部重要道教作品。此書源於「老子化胡」說,描繪了老子起乎無始直至宋紹聖五年之間的顯化事跡。此經折裝本可能為清代刻本,題:薄關清安居士令孤璋編修,太華山雲台觀通微道人史志經引經全解。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又稱《避暑山莊詩》,是描繪清代皇家園囿避暑山莊之建築風貌和景致的詩文圖畫集。圖繪避暑山莊三十六景,景觀皆為承德行宮仿江南名園勝跡所成,始於「煙波致爽」,終於「水流雲在」。此內含清康熙五十一年內府朱墨套印本、滿文版、銅版畫版。#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萬壽山五百羅漢圖》由清王方岳繪圖,乾隆帝撰記並正書。全文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段,前圖後文,所繪五百羅漢像並非成排成列,而是處於山林溪樹、亭台樓閣之間。此為清乾隆二十二年刻石,石原存北京市海淀區清漪園萬壽山五百羅漢堂內,久佚。此本為初拓本,濃淡墨相間拓。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