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撰於2018年1月8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書千文冊

千字文是由南北朝時期周興嗣編纂一千個漢字組成的韻文。此《書千文冊》為元代邊武草書《千字文》。邊武此跡大致依照智永的結體,不過不像原帖一樣將每個字處理為獨立的個體,而是有上下前後的呼應關係,至後半段,運筆淋漓酣暢。此為台北故宮博物院藏,元至正元年本,後有明人陸深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8年1月8日 | 4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封神演義

《封神演義》俗稱《封神榜》是一部中國古代神魔小說,為明代許仲琳所作。全書共一百回,內容演述商末政治紛亂和武王伐紂的歷史故事,頗多仙佛神魔鬥法的描寫,富於神話色彩。此《新刻鐘伯敬先生批評封神演義》內含:明萬曆時期舒文淵刻本、清代四雪草堂訂本、德聚堂刊本三種版本。#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8年1月4日 | 4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太古遺音

此《太古遺音》為宋人田芝翁撰,明人袁均哲音釋。全書共分:仁、義、禮、智、信五卷,內容為評論古琴派別,包括古琴製造工藝、演奏技法、記譜體系及音樂美學理論等,並繪有多種琴形圖示、手勢。全書全彩精繪,是我國最早記載古琴樣式的琴論專著。此為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代精鈔彩繪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8年1月2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試篆存稿

此《試篆存稿》(封面題:試篆印存)為清代篆刻家黃鵷印輯。全書共八卷,收其自刻印,每頁一至三印不等,下注釋文及材質,收印數百方。此為清道光二十七年黃氏求是齋鈐印本,書前有林則徐(時任雲貴總督)、楊以增及自序。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8年1月1日 | 9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中國音樂

此《Chinese music》(中國音樂)是比利時人阿理嗣(晚清中國海關官員)的有關中國音樂主題著作。其中詳細介紹了中國音樂的歷史,在「樂器記述」部分,介紹了中國的古琴譜,並按「八音」分類法介紹了四十多種中國樂器,其中包括古琴的介紹及其樂器圖形。此英文本出版於1884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撰於2018年1月1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重校古八義記

《八義記》是由明代劇作家徐元改編自《趙氏孤兒》的傳奇戲曲。此《重校古八義記》分上下卷,共分為四十二出,始於:家門始末、知已談心。終於:靈壽聚完、正誅封拜。書內含版畫十六幅,前附陳邦泰序及考異。此為廣慶堂藏板,明萬曆時期陳邦泰校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7年12月31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新歲展慶,人來得書帖

此二帖:《新歲展慶帖》、《人來得書帖》均是北宋文學家蘇軾寫給陳慥(季常)的書札。《新歲展慶帖》是相約陳慥與公擇(李常)同於上元時在黃州相會之事;《人來得書帖》是為陳慥的哥哥伯誠之死而慰問陳慥所作。此兩帖(紙本行書)裱於同一卷中,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7年12月30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印雋

此《印雋》由明代梁袠輯刻而成,汪道會等校。全書共四卷,每頁表里二至六印,下有釋文,共約四百三十九鈕,所錄多為摹刻明代著名篆刻家何震印作,是考證何氏作品的重要資料。此為明萬曆三十八年鈐印本,前有李維楨、祝世祿、俞安期序。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7年12月29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出像西洋記

此《新刻全像三寶太監西洋記通俗演義》由明代羅懋登撰。此書以明代永樂年間三寶太監鄭和七次出使「西洋」為史實,衍義而成神魔小說。全書二十卷,共一百回,始於:盂蘭盆佛爺揭諦,補陀山菩薩會神。終於:奉聖旨頒賞各官,奉聖旨建立祠廟。此為明萬曆時期刊本,內有版畫約二百幅。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