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明末書畫家黃道周(黃忠端)所書的《小楷孝經》大約是清代的拓本,有光緒16(1890年)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這卷桂川國瑞的《動物寫生圖》卷大致繪於大約弘化三年(1846年),主要描繪的是一些當時進貢到日本海外的動物,比如阿丹國(現在也門的亞丁)的麒麟(就是長頸鹿),其實在永樂十三年十一月,榜葛剌特使來中國也進獻過「麒麟」(即長頸鹿)。還有雷鳥、阿蘭陀(現在的荷蘭)山馬等等。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該書作者不明,封面注有 「《創世紀》全譯本」字樣。 此雙語對照本,東巴文是彩色的,而中文是黑色的。 東巴文是一種古代圖形文字,是雲南麗江納西族用來記錄的文字。 該文字大約始於 17 世紀。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本為明代大書法家董其昌所書楷書《金剛般若波羅蜜經》的清拓本,有乾隆題詩並書字,簽題名下有"董其昌真跡御鑒題簽"字樣。《金剛般若波羅蜜經》是佛教重要經典之一。全經文字簡潔、思想深奧,是徹底解放煩惱心靈的大智慧,對中國的歷史和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這應該是一本比較全面記錄日本寺廟佛像及銘文的影像資料。由日本考古學會在1926出版,在1936年重訂再版。從中可以窺見日本在雕刻藝術上的歷史和成就。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這三卷出自武蔵石壽手筆的《石壽竹譜》在一二卷(大葉小官)中描繪了苦竹、大明竹、仰葉竹、鳳凰竹、寒山竹、通絲竹等等品種的竹子,第三卷(異品類)描繪了竹子的一些奇異形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魏齊周隋唐造像銘等拓本集》,方伯裕題簽,共兩冊,其中一冊題簽上有「魏齊周隋唐造像第二冊伯裕題」,鈐印「方伯裕」,另一冊內有方濬益、徐士豈、張廷濟、何紹基、陳畯等人印信、題記。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