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衡陽祝聖寺羅漢堂原有五百羅漢雕像,全部用青石鐫刻,嵌在左右牆壁上,是南嶽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可惜在十年動亂中,羅漢大部分被毀,現僅存五百羅漢像拓本。此本為清末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瓶史》明代文學家袁宏道著。關於折花插瓶的文章,寫得最好的也許是袁中郎(袁宏道著)。他所着的《瓶史》是討論插瓶的書,在日本獲得很高的評價,因此日本有所謂「袁派」的插花。此本為繡水周氏家藏版,可能是明萬曆的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本原始圖案複製繪畫作品集: 發現於帕倫克的貝勃羅印第安人,是1787年一位西班牙軍官Antonio del Río對瑪雅古國城市遺址進行了清理、研究、繪圖和考察,並聘請了一位名叫RicardoAlmendáriz的危地馬拉繪圖師繪製了30張壯觀的帕倫克遺址的繪圖。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關於硯台的文獻記載很多,以高鳳翰所著《硯史》最負盛名。《硯史》又名《西園硯史》,乃因高鳳翰號西園所致。《硯史》濃縮了高鳳翰一生藏硯、制硯、銘硯的藝術成就,開卷有高氏親自題寫的」墨鄉開國「個隸書大字,表達了作者自信和得意的心境。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五經」,即《周易》、《尚書/書經》、《詩經》、《禮記》、《春秋》。這五部書是我國保存至今的最古的文獻,也是我國古代的重要思想學術流派儒家的主要經典。所以刊本很多,我這裡選的是一套適合觀賞閱讀的魁本大字的五經,可以作為識字讀經的啟蒙。分冊下載請入內。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宋代刻本包括北宋刻本、南宋刻本。宋代官方刻書事業興盛,並准許民間依據「官本」翻刻圖書。存世極少、難得一見。由於我國內地所藏的屬於國家一級文物的宋刻本十分稀少,只集中在少數幾家大型圖書館。此專題旨在收集整理宋刻本書籍,下載入內。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入蜀記》是南宋陸游入蜀途中的日記,共六卷,是中國第一部長篇遊記。《吳船錄》是南宋范成大著,是作者自四川制置使召還。取水程赴臨安,因隨日記所閱歷,作為此書,也被成為《出蜀記》。因為同是遊記,切有一定關聯。所以這兩本書在1880年日本求古堂把這兩本刊印到一起了。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莫愁湖,位於南京秦淮河西。《莫愁湖志》是清朝光緒年間馬士圖編輯的一本手抄版藏書,分上、下兩冊。上冊一至四卷,印有「光緒壬午卯月重鋟」;下冊五六兩卷,印有「光緒辛卯五月重鋟」。其中版畫有明中山王遺像、莫愁湖圖兩幅、曾公像、盧莫愁小像。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日本北海道古稱「蝦夷」(えみし Emishi 或えぞ Ezo),日本史書上也有不少關於「蝦夷人」的記載。此繪製於江戶後期的繪卷便描繪了蝦夷土人的生產、生活、服飾、勞作等風俗狀況。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