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拉里貝的中國影像記錄 拉里貝的中國影像記錄 拉里貝的中國影像記錄 拉里貝的中國影像記錄 拉里貝的中國影像記錄 拉里貝的中國影像記錄 拉里貝的中國影像記錄

撰於2014年1月8日 | 5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拉里貝的中國影像記錄

此套清末影像集《拉里貝的中國影像記錄》大致拍攝於1900年到1910年之間。它的拍攝和搜集者是當時北京法國公使館的Firmin Laribe(菲爾曼.拉里貝)。照片記錄了清末中國的各種人物、家具、服飾、戲劇、建築街道、佛像石刻等等。此套影像集包含415組照片,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東觀餘論 東觀餘論 東觀餘論 東觀餘論 東觀餘論 東觀餘論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撰於2013年12月27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東觀餘論

《東觀餘論》是宋代學者、金石學家黃伯思撰寫的一部論述書法理論、金石、法帖考證辨偽的理論著作。此書乃黃氏卒後,其子在原《法帖刊誤》一書的基礎上,廣錄黃伯思生前審證金石、考核藝文之作二百餘篇而成。此本為明末毛氏汲古閣刊本,附錄後有毛晉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東印度公司使節團訪華紀實 東印度公司使節團訪華紀實 東印度公司使節團訪華紀實 東印度公司使節團訪華紀實 東印度公司使節團訪華紀實 東印度公司使節團訪華紀實 東印度公司使節團訪華紀實

撰於2013年12月21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東印度公司使節團訪華紀實

1655年(清順治12年)尼霍夫(Jean Nieuhoff)隨荷蘭東印度公司使節團到中國訪問。他將從澳門經過廣州、虎門、黃埔、杭州、南京、九江、蕪湖、揚州、通州、天津到北京所見所聞記錄下來,回國後編成此書。書中大量篇幅及版畫詳細介紹17世紀清帝國的歷史地理、文化風景、建築習俗、禮儀服飾等。此法文本為1665年出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穆默的攝影日記 穆默的攝影日記 穆默的攝影日記 穆默的攝影日記 穆默的攝影日記 穆默的攝影日記 穆默的攝影日記

撰於2013年12月18日 | 8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穆默的攝影日記

此本《穆默的攝影日記 / Ein Tagebuch in Bildern》是庚子時期德國駐華大使Alfons von Mumm(阿爾方斯·馮·穆默)在華一年多時間(1900年)拍攝的。書中包含六百多幅記錄中國地理風俗和反映中國近代史的照片。此本大約出版於1902年,現藏於德國柏林國家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平山堂圖志 平山堂圖志 平山堂圖志 平山堂圖志 平山堂圖志 平山堂圖志 平山堂圖志

撰於2013年12月14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平山堂圖志

平山堂位於揚州蜀岡,瘦西湖畔,為北宋歐陽修守揚州時所修建。《平山堂圖志》十卷卷首一卷,詳述了平山堂之景觀、沿革、舊聞。卷首附《名勝全圖》66幅版畫,採用連頁式繪圖。此本為乾隆30年(1765年)刊本,雕工精美,圖畫細緻,為清代版畫代表之作。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北京:歷史和記述 北京:歷史和記述 北京:歷史和記述 北京:歷史和記述 北京:歷史和記述 北京:歷史和記述 北京:歷史和記述

撰於2013年12月14日 | 無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北京:歷史和記述

1897年出版的法文著作《Peking:Histoire et Description》(北京:歷史和記述),為當時天主教北京教區法籍主教樊國梁(Alphonse Favier)所著。樊國粱通過自己的視角對中國尤其是北京進行了百科書式的介紹。而且作者自身西方教育背景以及神學、哲學等學術背景,因此其對中國歷史、文化、生活的內容都有獨特理解。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新定三禮圖 新定三禮圖 新定三禮圖 新定三禮圖 新定三禮圖 新定三禮圖

撰於2013年12月8日 | 1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新定三禮圖

《三禮圖》即為《儀禮》《禮記》《周禮》宮室、輿服等物之圖,是流傳至今解釋中國古代禮制附有圖像較早的文獻。聶崇義於五代周顯德年間奉詔參照前代六種舊圖編寫成《三禮圖集注》,於宋淳熙二年由鎮江府學刊刻。康熙時著名文學家納蘭性德獲得此書,重新影刻成這本《新定三禮圖》,再列入其《通志堂叢書》。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撰於2013年12月7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The Chinese opium-smoker

18世紀-19世紀西方列強曾把鴉片毒品作為侵略中國的工具和手段。那時滿清政府還處於閉關自守的狀況,而當時西方資本主義國家正處於上升發展的時期。這本1880年倫敦出版的《The Chinese opium-smoker》用12幅插畫和文字講述了18世紀以來鴉片進入中國後在中國的泛濫狀況。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兩漢雋言 兩漢雋言 兩漢雋言 兩漢雋言 兩漢雋言 兩漢雋言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撰於2013年12月5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兩漢雋言

宋人林越從《西漢》摘取古雅之字分類排纂為五十篇。每篇即以篇首二字為名,其間附原注,編成《雋言》10卷;到了明代凌迪知仿照《雋言》從《後漢》中摘取古雅之字,與《漢雋》合編成《兩漢雋言》16卷。另外,凌迪知就是明代著名文學家、雕版印書家凌濛初的父親。此本為明萬曆4年(1576)凌氏桂芝館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