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御世仁風 御世仁風 御世仁風 御世仁風 御世仁風 御世仁風 御世仁風 御世仁風 御世仁風

撰於2016年9月28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御世仁風

此《御世仁風》由明代司禮監太監金忠(鳳陽守備)纂輯。全書共四卷,前三卷為歷代賢君故事畫,第四卷為攝養、農桑、節候,其內版畫近兩百幅,刻繪頗精細。此為明萬曆四十八年鳳陽刊本,其書口有六魚尾(稀見),分布在書口之上中下,兩兩相向的三對。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女訓 女訓 女訓 女訓 女訓 女訓 女訓 女訓 女訓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撰於2016年9月27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女訓

此《女訓》由明章聖皇太后(明嘉靖帝朱厚熜生母)蔣氏著。這是一部講解女性應如何奉行女德和閨範的書。書分閨訓、修德、受命、夫婦、孝舅姑、敬夫、愛妾、慈幼、妊子、教子、慎靜、節儉等十二節。此為明嘉靖九年內府經廠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五倫書 五倫書 五倫書 五倫書 五倫書 五倫書 五倫書 五倫書 五倫書

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撰於2016年9月27日 | 5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五倫書

此《五倫書》是明宣宗朱瞻基生前所編,正統十二年,其子英宗御製序刊行。全書共六十二卷,《明史•藝文志》著錄:宣揚忠、孝、悌、忍、善,蓋父子、君臣、夫婦、兄弟、朋友五倫道德根本,採集經傳子史中嘉言善行,類分成帙。此為明正統十二年內府經廠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古今諺 古今諺 古今諺 古今諺 古今諺 古今諺 古今諺 古今諺 古今諺

撰於2016年9月21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古今諺

此《古今諺》(附:古今風謠)由明代楊慎編集。內含:古今諺一卷(收古代諸家典籍及名人所傳引的古諺古語260餘則,另有地方諺語40餘則)、古今風謠五卷(收錄自上古至明嘉靖時期古今民間歌謠280餘首)。此套大致為明嘉靖二十二年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吳郡圖經續記 吳郡圖經續記 吳郡圖經續記 吳郡圖經續記 吳郡圖經續記 吳郡圖經續記 吳郡圖經續記 吳郡圖經續記 吳郡圖經續記

撰於2016年9月15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吳郡圖經續記

「圖經」是中國方志早期的一種編纂形式。此《吳郡圖經續記》為北宋朱長文撰。全書共三卷,它以地理為中心介紹有關蘇州的地方志史料:封域、物產、風俗、海道、人物、宮觀、寺院、古蹟等等。此為宋紹興四年孫佑蘇州刊本,明錢穀鈔補,後有黃丕烈、翁同龢等人手書題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 遵生八箋

撰於2016年9月8日 | 8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遵生八箋

此《遵生八箋》為明代高濂所著。這是一部供閒適消遣、養生玩物的著作,全書共十九卷,依次分為清修妙論、四時調攝、起居安樂、延年卻病、飲饌服食、燕閒清賞、靈秘丹藥、塵外遐舉八箋。此為明萬曆時期雅尚齋刊本,後還附《菜根譚》(明.洪應明編集)兩卷。#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各種名箋 各種名箋 各種名箋 各種名箋 各種名箋 各種名箋 各種名箋 各種名箋 各種名箋

撰於2016年9月3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各種名箋

箋紙,也稱詩箋、信箋,是專指以傳統的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紙上印以精美、淺淡的圖飾,作為文人雅士傳抄詩作或書札往來的紙張。此套《各種名箋》內集各種箋紙約二百六十餘種,每一枚箋紙,堪稱一幅微型的國畫或是鐘鼎彝器的拓片。此經折裝本大致集於清末民初。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柏原英一的攝影集 柏原英一的攝影集 柏原英一的攝影集 柏原英一的攝影集 柏原英一的攝影集 柏原英一的攝影集 柏原英一的攝影集 柏原英一的攝影集 柏原英一的攝影集

撰於2016年9月2日 | 8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柏原英一的攝影集

此套《柏原英一寫真帳》是日本原陸軍駐漢口部隊報道員柏原英一的私人相冊。全套共七冊,每頁照片若干,共含照片約780張,照片旁簡單文字說明。這些照片大致拍攝於1938至1942年,武漢、北京、上海等地,主要記錄了日軍士兵戰鬥及休息的情景以及當時的社會場景。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初學記 初學記 初學記 初學記 初學記 初學記 初學記 初學記 初學記

撰於2016年8月26日 | 18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初學記

此《初學記》為唐玄宗時徐堅奉敕纂輯的一部官修類書。此書的編撰原為唐玄宗諸子作文時檢查事類之用,故名《初學記》。全書共三十卷,取材於群經諸子、歷代詩賦及唐初諸家作品,保存了很多古代典籍的零篇單句。此為明嘉靖十年錫山安國桂坡館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