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桃花源圖

撰於2016年8月26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桃花源圖

此大青綠山水《桃花源圖》卷是明代畫家仇英的作品。畫作題材取自東晉詩人陶淵明所作《桃花源記》,描繪了文人理想中的隱居之樂,畫卷大致可分為五個場景:發現桃源、桃源見聞、源中閒聊、桃源暢飲、離開桃源,卷前有清乾隆兩處御題。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潯陽送別圖 潯陽送別圖 潯陽送別圖 潯陽送別圖 潯陽送別圖 潯陽送別圖 潯陽送別圖 潯陽送別圖 潯陽送別圖

撰於2016年8月25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潯陽送別圖

「青綠山水」作為一種中國畫的技法,以礦物顏料石青和石綠為主。此工筆青綠山水《潯陽送別圖》卷是明代畫家仇英的作品。圖卷根據唐代詩人白居易《琵琶行》詩意而作,畫面表現潯陽江邊白居易登舟探訪琵琶女的情景。此卷現藏於美國納爾遜-阿特金斯藝術博物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九歌圖書畫卷 九歌圖書畫卷 九歌圖書畫卷 九歌圖書畫卷 九歌圖書畫卷 九歌圖書畫卷 九歌圖書畫卷 九歌圖書畫卷 九歌圖書畫卷

撰於2016年8月24日 | 7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九歌圖書畫卷

此《九歌圖書畫卷》舊傳為北宋畫家張敦禮繪(或為元代張渥繪)。此畫卷以屈原的《楚辭·九歌》十一篇(東皇太一、雲中君、湘君、湘夫人、大司命、少司命、東君、河伯、山鬼、國殤、禮魂)為題材繪製而成,右圖左文。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晉文公復國圖 晉文公復國圖 晉文公復國圖 晉文公復國圖 晉文公復國圖 晉文公復國圖 晉文公復國圖 晉文公復國圖 晉文公復國圖

撰於2016年8月23日 | 7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晉文公復國圖

此《晉文公復國圖》卷為宋代畫家李唐繪。全圖分為六段,描繪了晉文公(重耳)被他父親放逐在外十九年,最後回國即位的故事,每段左題據傳為宋高宗趙構手書的《左傳》中相關章節,卷末有喬簣成、石岩、吳寬等人的跋。此卷現藏於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 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 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 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 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 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 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 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 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

撰於2016年8月21日 | 4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

東漢末年,文學家蔡邕之女蔡文姬於戰亂中被匈奴人擄去,十二年後方由曹操派人接回中原。此明摹宋本《胡笳十八拍文姬歸漢圖》描繪的便是這一故事。畫卷按胡笳十八拍詩(唐劉商撰),一拍一圖,以連環繪畫的方式逐個展開。此卷現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末有張大千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北齊校書圖 北齊校書圖 北齊校書圖 北齊校書圖 北齊校書圖 北齊校書圖 北齊校書圖 北齊校書圖 北齊校書圖

撰於2016年8月19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北齊校書圖

此宋摹本《北齊校書圖》卷舊傳為唐閻立本所作,現多認為原是北齊畫家楊子華所繪。此卷所繪內容為北齊天寶七年文宣帝高洋命樊遜等人校勘內府所藏圖書的歷史事件,其後有范成大、陸游、韓元吉、郭見義、謝諤等人題跋。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五色鸚鵡圖 五色鸚鵡圖 五色鸚鵡圖 五色鸚鵡圖 五色鸚鵡圖 五色鸚鵡圖 五色鸚鵡圖 五色鸚鵡圖 五色鸚鵡圖

撰於2016年8月18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五色鸚鵡圖

此《五色鸚鵡圖》卷傳為宋徽宗趙佶所作。據卷上徽宗御題,知此畫起因於徽宗在御花園內見一隻來自於南方嶺表的異種鸚鵡,於風和日麗的春光中,飛鳴於御園杏枝間,其姿其態,煞是悅人眼目,遂御筆彩繪,又復作詩並序,觀其題上。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搗練圖 搗練圖 搗練圖 搗練圖 搗練圖 搗練圖 搗練圖 搗練圖 搗練圖

撰於2016年8月16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搗練圖

《搗練圖》是唐代畫家張萱的作品。這幅長卷式的畫卷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系唐代仕女畫中取材較為別致的作品。張萱原作已不復存在,此為宋徽宗摹本,後有清代學者高士奇跋,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三希帖 三希帖 三希帖 三希帖 三希帖 三希帖 三希帖 三希帖 三希帖

撰於2015年3月15日 | 21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三希帖

所謂「三希帖」就是晉朝書法家王羲之的《快雪時晴帖》(行書),王獻之的《中秋帖》(草書),王珣的《伯遠帖》(行書),這三幅代表了中國書法藝術的最高水平的書法字帖。現今《快雪時晴帖》收藏於台灣國立故宮博物院,《中秋帖》和《伯遠帖》收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