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飛經》又名《六甲靈飛經》是一卷道教的經,著名的小楷法帖之一,其字結體秀美,筆意瀟灑,傳為唐代鍾紹京所書。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為唐鍾紹京書。《漢武內傳》謂此經用於請命延算、長生久視、驅策眾靈、役使鬼神。此本為清代的初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三希堂法帖)是清乾隆十二年由宮廷編刻的一部大型叢帖。此套法帖共三十二冊,刻石五百餘塊,收集自魏、晉至明代末年共一百三十五位書法大家的三百餘件書法作品,另有題跋二百多件。此為清乾隆十五年刻石,民國三年拓本,原石嵌於北京北海公園閱古樓壁上。#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民國三年(1914),西泠印社創社元老之一吳隱集自丁敬、高鳳翰至趙之謙、釋達受等二十八印人畫像勒石,嵌於仰賢亭壁。前有吳昌碩題字,吳隱作序,各像均有題辭或傳,末附朱景彝跋。今像石已毀,賴此拓本傳世,此本為民國時期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這套書是清代程敦編的《秦漢瓦漢文字》一卷(上、下)含《續秦漢瓦當文字》一卷。正集大約是乾隆五十二年橫渠書院刊刻,續集於乾隆五十九年刻。此二卷共收秦漢瓦當大約一百一十四個。此本是關於瓦當研究的重要文獻之一。頁內還附上一本《秦漢瓦當拓本集》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王安石《明妃曲》是詠昭君最好的詩;《明妃曲》也表達了昭君的無可奈何的遺恨,自己處處願意「為漢家死」,但終不見用。明代的文徵明多次書寫《明妃曲》,此文包含文徵明行書《明妃曲》和文徵明楷書《明妃曲》兩個拓本。下載鏈接參見正文介紹。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湖南衡陽祝聖寺羅漢堂原有五百羅漢雕像,全部用青石鐫刻,嵌在左右牆壁上,是南嶽文化寶庫中的一顆明珠。可惜在十年動亂中,羅漢大部分被毀,現僅存五百羅漢像拓本。此本為清末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關於硯台的文獻記載很多,以高鳳翰所著《硯史》最負盛名。《硯史》又名《西園硯史》,乃因高鳳翰號西園所致。《硯史》濃縮了高鳳翰一生藏硯、制硯、銘硯的藝術成就,開卷有高氏親自題寫的」墨鄉開國「個隸書大字,表達了作者自信和得意的心境。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趙孟頫《心經》行書冊頁裝,3開。第1開前1開,是白描觀音大士像。第3開後第1開.是白描韋陀像,後面第2—3開是明王稚登、清張英、張照、勵宗萬等人跋和原梁清標題簽。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楚金禪師碑》行楷書,約書於貞元十三年(797年),是時通微任中書舍人、翰林學士。此碑不重法度, 有稚拙之態, 有些字因結體方扁,和以尚法著稱的「顏徐」楷書形成了鮮明的對照。明趙跋之曰:「此碑清圓婉逸, 雖鈎碟小減, 而亦微有晉之風度, 觀者當自得之」。此本為民國時期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