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西安府景教碑考 西安府景教碑考 西安府景教碑考 西安府景教碑考 西安府景教碑考 西安府景教碑考 西安府景教碑考

撰於2014年5月28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西安府景教碑考

大秦景教流行中國碑是一座記述景教在唐代流傳情況的石碑。此本《La Stele Chrétienne de Si-ngan-fou》(西安府景教碑考),法國來華耶穌會士Henri Havret(夏鳴雷)將唐宋漢籍有關唐代景教的記錄,明清儒家有關景教碑的考述收錄於此書。此法文版本,於1895年出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寧壽鑑古 寧壽鑑古 寧壽鑑古 寧壽鑑古 寧壽鑑古 寧壽鑑古 寧壽鑑古

撰於2014年5月18日 | 1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寧壽鑑古

《寧壽鑑古》為著名「西清四鑒」之一。梁詩正、王傑等奉乾隆敕撰。選貯於寧壽宮之商周至唐代的銅器701件(彝器600件,銅鏡101件)編纂而成,逐器繪出圖形,詳細記載器物形制,並對銘文稍加解說。此本上海涵芬樓石影印寧壽宮寫本,商務印書館於民國2年(1913)出版,共16卷32冊。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凌煙閣功臣圖 凌煙閣功臣圖 凌煙閣功臣圖 凌煙閣功臣圖 凌煙閣功臣圖 凌煙閣功臣圖 凌煙閣功臣圖

撰於2014年5月14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凌煙閣功臣圖

此清康熙年間劉源繪製的《凌煙閣功臣圖》是一部以唐代歷史人物為題材,頌揚功臣忠節,旨在表示對大清國忠心的書籍。除了24功臣像(每像都附題贊)。書末還附3幅觀音大士像及3幅關聖帝君像,總共30幅。此本為清康熙八年吳門柱笏堂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畫巧潛覽 畫巧潛覽 畫巧潛覽 畫巧潛覽 畫巧潛覽 畫巧潛覽 畫巧潛覽

撰於2014年4月18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畫巧潛覽

《畫巧潛覽》是江戸時代中期狩野派之代表繪師大岡春卜為了普及繪畫教學創作的繪本。全書包含六卷,依次為:狩野家系圖等,十體畫法、百馬百鶴圖等、人物衣文、探幽卷物、花鳥山水,探幽寫粉本、和漢人物,和漢地紋集等,近世畫印譜等。此為元文5年(1740)敦賀屋久兵衛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十六羅漢圖贊 十六羅漢圖贊 十六羅漢圖贊 十六羅漢圖贊 十六羅漢圖贊 十六羅漢圖贊 十六羅漢圖贊

撰於2014年4月14日 | 4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十六羅漢圖贊

十六羅漢或稱十六應真(羅漢又名阿羅漢)是永住世間護持佛法的十六位羅漢。此清乾隆時內府泥金繪本《十六羅漢圖贊 / 十六應真像讚》所述十六羅漢應為西藏佛教系統的羅漢。每幀描繪一尊羅漢和一首八言絕句的詩文來描述其特徵,全冊共計有十六尊。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嶺南玉社叢書 嶺南玉社叢書 嶺南玉社叢書 嶺南玉社叢書 嶺南玉社叢書 嶺南玉社叢書 嶺南玉社叢書

撰於2014年4月4日 | 6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嶺南玉社叢書

此《嶺南玉社叢書》第一集分為上下冊。上冊含:黎無暇序、玉紀(陳原心著)、玉紀補(劉心寶著)、玉紀正誤(李鳳廷著)、玩古(徐壽基著)、古玉器(陳元龍著);下冊含:古玉所見錄、古玉圖。此為民國14年(1925)廣州嶺南玉社編輯出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清賞余錄 清賞余錄 清賞余錄 清賞余錄 清賞余錄 清賞余錄 清賞余錄

撰於2014年4月3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清賞余錄

清賞是指幽雅的景致或清雅的玩物(金石、書畫等)。此套和刊本《清賞余錄》共兩冊,是集詩書畫於一體的展覽目錄(黑川三郎等人)。其中繪畫內容主要包含:插花、盆景、茶具等。此本刊印於日本明治31年(1898)。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西清硯譜 西清硯譜 西清硯譜 西清硯譜 西清硯譜 西清硯譜 西清硯譜

撰於2014年3月20日 | 7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西清硯譜

《西清硯譜》為于敏中等人奉敕編撰。史語所藏的《西清硯譜》是門應兆等人繪製的內府寫繪本。和四庫版二十四卷不一樣的是,此版本分為兩冊,共挑選收錄三十方硯。每硯繪有其正面、背面,或側面。硯圖之後有詳細文字描述其尺寸、材質、型制等。此本為史語所藏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十三經集字摹本 十三經集字摹本 十三經集字摹本 十三經集字摹本 十三經集字摹本 十三經集字摹本 十三經集字摹本 十三經集字摹本 十三經集字摹本

撰於2014年3月17日 | 17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十三經集字摹本

此書《十三經集字摹本》為舊時初學經書學童或儒生專用字書,每頁錄經文十二字,版式為上楷下篆。學生可每日摹四頁,摹完請塾師照注講明。書名頁題「十三經集字摹本,涇陽張小浦先生鑑定,江右彭玉雯雲墀氏纂刻,萬青銓蓬山氏校正」。此本刊印於清道光二十九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