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6年日本學者水野清一、長廣敏雄考察龍門石窟,1941年出版此書。書分別論述龍門石窟西山、東山的北魏以迄隋唐各窟建築形制、雕像、紀元碑文等特徵,附加103件圖版和拓片說明。此本雖不是高清影像本,但是資料難得,所以這本清晰掃描本也頗具學習參考。內附水野清一的《雲岡石窟》考古學的調査報告。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這是大約在1854年鬼蔦斎描繪的一卷關於火災發生時,消防救災的長捲圖。可以看出日本江戶時便有完整的消防體系。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本畫冊共三冊,畫冊描繪了日本京都四季的風景。畫家都是京都畫派幸野楳嶺的弟子,被稱為「楳嶺四天王」的日本畫家中的:竹內棲鳳、谷口香嶠和菊池芳文,以及另一名當時的畫家山元春舉。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幸野梅嶺(幸野楳嶺)是日本明治時期的著名畫家和美術教育家,他在日本京都畫派起了奠建基礎的作用。此本包含三套幸野梅嶺的畫冊:梅嶺百鳥畫譜(有清末楊守敬題序)、梅嶺畫譜、梅嶺畫鑒。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這卷桂川國瑞的《動物寫生圖》卷大致繪於大約弘化三年(1846年),主要描繪的是一些當時進貢到日本海外的動物,比如阿丹國(現在也門的亞丁)的麒麟(就是長頸鹿),其實在永樂十三年十一月,榜葛剌特使來中國也進獻過「麒麟」(即長頸鹿)。還有雷鳥、阿蘭陀(現在的荷蘭)山馬等等。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二十四孝》全名《全相二十四孝詩選》,是元代郭居敬編錄,一說是其弟郭守正,第三種說法是郭居業撰。由歷代二十四個孝子從不同角度、不同環境、不同遭遇行孝的故事集。由於後來的印本大都配以圖畫,故又稱《二十四孝圖》。為中國古代宣揚儒家思想及孝道的通俗讀物。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這應該是一本比較全面記錄日本寺廟佛像及銘文的影像資料。由日本考古學會在1926出版,在1936年重訂再版。從中可以窺見日本在雕刻藝術上的歷史和成就。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這三卷出自武蔵石壽手筆的《石壽竹譜》在一二卷(大葉小官)中描繪了苦竹、大明竹、仰葉竹、鳳凰竹、寒山竹、通絲竹等等品種的竹子,第三卷(異品類)描繪了竹子的一些奇異形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十旬花月帖》,詩書畫冊頁,分「天」、「地」、「人」三冊,大阪府武滕稻藏氏編輯,明治十六年(1883年)出版。書封題簽上有「春草堂雅玩」字樣,「春草堂」為江戶時期大儒賴杏坪齋號。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