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6月18日
⇑ 2019年9月14日
《漢書》又稱《前漢書》由東漢史學家班固編著,是中國第一部紀傳體斷代史。此《漢書評林》由明代凌稚隆輯錄歷代研究《漢書》的精粹。全書共一百卷,包括本紀十二篇,表八篇,志十篇,傳七十篇。眉端鐫批語凡輯入漢至明代約一百七十家評《漢書》言論。此為台北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九年吳興凌氏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17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6月20日
⇑ 2019年9月14日
《尚書》又稱《書》或《書經》,是中國現存最早的記言體史書,是關於上古時代的政事史料匯編。此《尚書正義》由唐孔穎達等奉敕撰。全書共二十卷,按朝代分為:虞書五篇、夏書四篇、商書十七篇、周書三十二篇。此為日本弘化四年熊本藩時習館影刻足利學校藏南宋兩浙東路八行本,後有吉川幸次郎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9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7月3日
⇑ 2019年9月14日
此《紅樓夢賦圖冊》由清代沈謙作賦,盛昱錄。全套共二十幅(此本缺一幀),內容為沈謙撰二十首題詠紅樓夢的賦文配以精美插圖,包含:賈寶玉夢遊太虛境賦、怡紅院開夜宴賦、稻香村課子賦、葬花賦、四美釣魚賦、病補孔雀裘賦、蘆雪亭賞雪賦等。此本大約繪於清同治十二年,現藏於愛爾蘭Chester Beatty博物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7月7日
⇑ 2019年9月14日
此《嘯餘譜》由明代程明善編。這是一部詞曲聲律著作,以歌之源出於嘯,故名曰:嘯餘。全書共十卷,輯錄:嘯旨、聲音數、律呂、樂府原題、詩餘譜(二十四卷)、致語、北曲譜(十二卷)、中原音韻、務頭、南曲譜(二十二卷)、中州音韻、(司馬溫公)切韻等十二種著作。此為明萬曆四十七年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7月16日
⇑ 2019年9月14日
此《倭寇圖卷》(舊題《明仇十洲台灣奏凱圖》)。其描繪內容是明代靠海的長江沿岸的官軍抗擊倭寇的歷史。全卷從右至左依次描繪:倭寇的船隊出現、登岸、觀望形勢、掠奪防火、平民逃難、倭寇和明軍士兵水上激戰、倭寇被殲、明軍出陣等內容。此卷現藏於東京大學史料編纂所。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無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9月13日
⇑ 2019年9月13日
撰於2019年9月13日 |
無評論 | 歸類於 文學 | 撰自未曾
此《班馬字類》(又稱:史漢字類、字類)是南宋婁機編撰的一部文字訓詁學著作。全書共五卷,分為:平聲上、平聲下、上聲、去聲、入聲。採錄司馬遷《史記》、班固《漢書》所載古字、假借字,按四聲編排,考證訓詁,辨別音聲,並對假借通用諸字羅列詳備。此為明末影宋大字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無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9月13日
⇑ 2019年9月13日
此《江山秋色圖》卷相傳為南宋趙伯駒所繪。圖繪千里江山壯闊之景,山勢陡峭變化,連綿不絕,山間有村落寺廟、車輿舟棹、行人商旅、文人墨客等。設色絢爛,以石青石綠為主,兼用朱、赭、白等色。此圖為青綠設色,現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無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9月12日
⇑ 2019年9月12日
撰於2019年9月12日 |
無評論 | 歸類於 文學 | 撰自未曾
此《思玄集》(思元集)為明代桑悅撰,計宗道校。全書共十六卷,其內容為作者所著文學作品,其中雜著(即《庸言》)二卷,碑誌傳贊序記等文六卷,賦一卷,詩六卷,詩餘一卷。此為明萬曆二年桑大協木活字印本,字大行疏,刷印較精。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無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9月10日
⇑ 2019年9月10日
撰於2019年9月10日 |
無評論 | 歸類於 史地 藝術 | 撰自未曾
此《白岳凝煙》(又稱:白岳全圖墨譜)由清代汪漋編,吳鎔繪。全書共繪白岳山(今齊雲山)四十幅景(前圖後贊),包含:百泉書院、石橋岩、仙人掛畫、棋盤石、萬年青翠、萬壽山、岩閣、獅子山、白雲岩、五老峰、西天門、文昌閣、三姑峰等。此為清康熙時期海陽劉功臣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