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2月12日
⇑ 2020年9月18日
此《宋元書景》由清末藏書家繆荃孫親自編選。全書不分卷,內選宋元書影四十一種,分別選取一幀或數幀在版式和內容上都有一定代表性的書頁,依照原樣進行影刻或影印,並在版框外記錄了所藏機構的名稱(如藝風堂、張氏適園、南陵徐氏積學軒、劉氏玉海堂等)。此書大致為清宣統三年江陰繆氏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17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2月21日
⇑ 2020年9月17日
此《今古輿地圖》是由明代吳國輔根據沈定之的舊稿編輯而成。這部地圖集共有三卷,以墨色的明朝地圖為底圖,繪《今古華夷圖》、《明肇造圖》、《明統一圖》、《歷代職方圖》(每朝一幅),共計五十九幅。在繪製上採用古朱今墨着色來表示古今地名、地理的變遷。此為明崇禎十六年山陰吳氏刊朱墨套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1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1月15日
⇑ 2020年9月16日
此《欽定授時通考》為清朝官修的綜合農書典籍,由弘晝、鄂爾泰、張廷玉等奉敕纂修。全書共七十八卷,分為:天時、土宜、谷種、功作、勸課、蓄聚、農餘、蠶桑,共八門。其內容採納各朝經、史、子、集書籍中有關農事的文獻記載五百多種,選錄資料三千五百多條,配繪插圖五百餘幅。此為清乾隆七年武英殿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1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3月3日
⇑ 2020年9月14日
此套《麋研齋印稿》及《麋研齋印存》為清末民初的篆刻家王福庵集藏並篆刻,因其齋名麋研齋,故名。兩書共二十四冊,皆以原石鈐印,附拓邊款,各收印四百多枚,拓印極精。此為民國時期鈐印拓印本,分別有高廷肅、趙叔孺題署。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6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2月23日
⇑ 2020年9月13日
此《月令輯要》為清代李光地等奉敕據《月令廣義》重加纂輯而成。全書分為圖說一卷,正文二十四卷,分為:歲令、每月令、春夏秋冬令、正月至十二月令、土王令、閏月令、晝夜令、時刻令。各令按天道、政典、民用、物候、占驗、雜紀等子目分別記述。內容主要介紹各種月令及傳統民俗活動。此為清康熙時期內府四色套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1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10月21日
⇑ 2020年9月9日
《金石昆蟲草木狀》由明代著名畫家、書法家及學者文俶繪製。全書共二十七卷(含卷首),含一千三百多幅圖,以工筆描繪,粉彩敷色,描繪了一千多種金石昆蟲草木(分:金石、蟲、獸、禽、草、木、菜、果、米谷等部)。此為明萬曆四十五年至四十八年彩繪底稿本。#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8月6日
⇑ 2020年9月7日
此《Baukunst und Landschaft in China》(中國的建築與景觀)為德國建築學家恩斯特·柏石曼著。書內收錄了二百八十八幅攝影作品(拍攝於1906-1909年),內容涉及中國直隸、山東、四川、湖南、廣東、廣西、浙江、福建等12個省,記錄了二十世紀初中國各地的建築風貌及自然與人文景觀。此為1926年德文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1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9年2月27日
⇑ 2020年9月4日
此《節孝事實圖》由清末畫家改琦繪圖。此拓本含太原張太宜人節孝圖十二幀,描述王氏兄弟幼年喪父,家境貧寒,母親張太宜人溫良賢淑、含辛茹苦、晝夜紡織、上侍老姑、下撫二子,以勤儉信義教之,使二子成家立業。此為清道光十年徐渭仁題簽拓本,後有劉樞、熊傳栗、陸蔭奎、石韞玉等所作的序及題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8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5年11月16日
⇑ 2020年9月3日
《大清帝國全圖》上海商務印書館編印,全冊共列圖25幅。第一圖為大清帝國圖,其餘24幅為各省的分省圖,反映了當時我國的行政區劃等內容。從其中(廣東省地圖)還可以看到當時的香港、澳門等地被各國列強所侵占而淪為租界的歷史痕跡。此為清光緒31年(1905)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