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6月12日
⇑ 2020年10月26日
此《人鏡陽秋》明代汪廷訥撰,取「以人為鏡,可以知得失」之意。其內容從古代史書中輯錄有名的故事典故,分忠孝節義四部,以每個人物一篇傳記附一幅插圖的方式排版,這應是同類書中畫幅最多的。插圖由汪耕繪圖,黃應組手刻,刀法堅實,豪放細膩,為徽派版畫傑作。此為明萬曆二十八年新都汪氏環翠堂刊本。#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10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5月18日
⇑ 2020年10月26日
此《China》(中國)是當時英國駐北京的大使館工作人員H.Arthur Blacke所著。全書共分八章,介紹了十九世紀末滿清中國的歷史、政治、經濟、文化藝術、民俗及社會生活等方面的狀況,其中包括彩色全幅插圖16幅、作為題頭和書中小插圖的鉛筆或炭筆素描64幅。此英文本出版於1909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7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5月29日
⇑ 2020年10月25日
此《湖山勝概》由明代杭州文人陳昌錫出版。全書採取了詩、書、畫三者結合的設計形式,圖文並茂地展現了杭州吳山的十大景致。此本為明萬曆年間彩色套印本(現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它包括12面四色套印插圖和33面手書體上版刻印的題詠詩歌。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5月18日
⇑ 2020年10月24日
此《A naturalist in western China》(一個博物學家在華西)是英國植物學家威爾遜(E.Henry Wilson)的著作。威爾遜於1899年至1911年間在中國西部考察植物,他拍攝的大量照片成為當地的自然與人文景觀考據。此英文本出版於1913年,內含照片插圖100幅。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6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7月14日
⇑ 2020年10月24日
此《自杭州行宮游西湖道里圖說》為乾隆南巡江南,遊歷杭州所繪製;圖中均從駐蹕的杭州府內行宮及西湖孤山聖因寺行宮出發至各處,巡幸地點以黃色點線標註道路,另貼簽註明里程。全冊五幅,分五折冊裝幀,本圖冊或為奏呈御覽的路線圖,大致為清乾隆16年彩繪絹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5月1日
⇑ 2020年10月23日
《醒世恆言》是明末馮夢龍繼《喻世明言》、《警世通言》之後編纂的又一部話本小說集。全書共四十卷,每卷為一個短篇小說。作品多取材於社會現實生活以及民間故事傳說,除少數宋元舊作外,大多是明人擬作,書前有版畫三十七幅。此為明末金閶葉敬池刊本(其最早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7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11月26日
⇑ 2020年10月15日
《Chinese characteristics》(中國人的性格)是西方人介紹研究中國民族性格的最有影響的著作。由美國公理會來華傳教士明恩溥(Arthur Henderson Smith)撰寫。書中描述了100多年前中國人,有高尚的品格、良好的習慣。也有天生的偏狹、固有的缺點。此為1894年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5月18日
⇑ 2020年10月11日
此《中國陶瓷圖錄》由霍蒲孫(R. L. Hobson)編著。全書精選英國著名收藏家大維德爵士(Sir Percival David)所藏中國宋至清代陶瓷240餘件,珂羅版精印彩色及黑白圖版180幅,並記錄其尺寸、年代等詳細信息。此英文版刊於1934年,封面及內頁中文題字為時任北平故宮博物院院長馬衡題寫。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7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4月22日
⇑ 2020年10月7日
此《性命圭旨》(性命雙修萬神圭旨)是道教的傳世之作,相傳這部作品由尹真人所述,由其弟子記錄。分元、亨、利、貞四集,主要介紹道教鍊氣導引之術。此內含三種:明萬曆時期吳之鶴刊本、明天啟時期刊本、清康熙時期棣鄂堂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