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5年11月28日
⇑ 2022年3月12日
此新藝術社編《木刻選集》收抗日、解放戰爭時期延安魯迅文藝學院美術系創作的版畫52幅(套色版畫6幅),作者包括有馬達、古元、江豐、力群、羅工柳、彥涵、夏風、焦心河、王流秋等人,每幅作品均有中英文標題。此本於1946年由聯合書店出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6月20日
⇑ 2022年3月8日
此《承清館印譜》為明代承清館主人張灝集輯。全書共分初續集,彙輯文彭、沈野、何震、蘇宣、李流芳等二十二位印人印作而成,這也是首部彙輯諸家印作的印譜。每頁各四印,總四百八十方。其中以詞句閒章為多,每方印下註明釋文、印材與作者。此為中國國家圖書館藏,明萬曆時期鈐印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2月24日
⇑ 2022年3月7日
此《宋賢六十五種帖》(封面題簽:御賜澄清堂)由清代書畫家劉恕摹刻。全套共八冊,輯錄宋人法書:米芾、黃庭堅、蘇軾、蘇轍、蘇轍、李建中、歐陽修、秦觀、姜夔等等。此為清嘉慶十二年劉氏寒碧莊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11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10月14日
⇑ 2022年3月4日
此《歷朝名媛詩詞》為清代陸昶評選。全書共十二卷,內收王嬙、蔡琰、魚玄機、薛濤、李清照等漢至元間兩百餘位名媛的詩詞,共六百九十八首,以詩存人。詩詞前附名媛繡像(共約五十七幅),又敘小傳。此為紅樹樓藏板,清乾隆三十八年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7月19日
⇑ 2022年3月3日
《御刻三希堂石渠寶笈法帖》(三希堂法帖)是清乾隆十二年由宮廷編刻的一部大型叢帖。此套法帖共三十二冊,刻石五百餘塊,收集自魏、晉至明代末年共一百三十五位書法大家的三百餘件書法作品,另有題跋二百多件。此為清乾隆十五年刻石,民國三年拓本,原石嵌於北京北海公園閱古樓壁上。#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4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5月9日
⇑ 2022年2月28日
《管子》以春秋時期政治家、哲學家管仲命名,其中也記載了管仲死後的事情。雖並非管仲所著,但仍被認為可以體現管仲的主要思想。漢代劉向編定《管子》時共八十六篇﹐今本實存七十六篇﹐其餘十篇僅存目錄。此本為明萬曆四十八年凌氏朱墨套印本,凌汝亨輯趙用賢、朱長春等評。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8年9月5日
⇑ 2022年2月28日
《管子》一書以春秋時期政治家、哲學家管仲命名,其中也記載了管仲死後的事情。雖並非管仲所著,但仍被認為可以體現管仲的主要思想。漢代劉向編定《管子》時共八十六篇﹐今本實存七十六篇﹐其餘十篇僅存目錄。此為明萬曆十年趙用賢刊(在宋本的基礎上進行修訂校勘)管韓合刻本之一,共分二十四卷。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8月28日
⇑ 2022年2月22日
此《易筋經外經圖說》(附八段錦圖)是易筋經的重要支流,可用於強身健體,益壽延年。此書前半部分是十二大勁,內容與二十二勢易筋經第一套十二勢一樣。後半部分是八段錦,口訣是現代八段錦口訣的藍本,書前有清末民初梁世昌序。此為清末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11月8日
⇑ 2022年2月21日
此《欽定協紀辨方書》由清代允祿等奉敕編撰。協紀辨方是指協調和辨識人與天時、地利各方面的關係,順應天時地利。全書共三十六卷,主要內容為擇吉、選擇用事之用,包含:本原、義例、立成、宜忌、用事、公規、年表、月表、日表、利用、附錄、辨偽。清乾隆六年內府刊朱墨套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