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11月21日
⇑ 2023年8月24日
此《御纂性理精義》由清代李光地等纂修。全書共十二卷,分為:太極圖說、西銘、皇極經世、家禮、律呂新書、學類、理氣類、治道類等部分。內容取自明代胡廣等編纂的《性理大全書》,集前人研讀精華,刪繁就簡,存其綱要,詮解詳註。此為清康熙五十六年內府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8月7日
⇑ 2023年7月26日
《申江名勝圖說》是描繪上海風景名勝的圖冊,還記述了當時的著名歌場、照相館、菜館、名伶和群眾的文藝活動。可說是一部上海早期的旅遊圖冊。此本分為上下冊,共42幅,以朱色印圖,墨色刷字。清光緒十年(1884年)管可壽齋木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7月3日
⇑ 2023年7月12日
《戰國策》是一部國別體史學著作,主要記述了戰國時期的縱橫家的政治主張和策略。此《剡川姚氏本戰國策》,共三十三卷,分十二策,約四百九十七篇,按東周、西周、秦國、齊國、楚國、趙國、魏國、韓國、燕國、宋國、衛國、中山國依次分國編寫。此為清嘉慶八年黃丕烈讀未見書齋影宋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3月3日
⇑ 2023年7月9日
此《廣文字會寶》不分卷,共十二冊,明朱文治輯編。此書取前代文賦,上溯屈原、下逮蘇軾,請明代善書者如董其昌、陶望齡、黃汝亨等一百餘人書之,人各一篇(有卜居、逐客書、過秦論、出師表、蘭亭記、陋室銘、岳陽樓記等),非集非帖,自成一格。此為明萬曆時期閩建書林葉見遠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3月30日
⇑ 2023年7月7日
此《欣賞編》由明代沈津編集,茅一相續編。全書共分原編、續編各十集。其內容主要收錄唐宋元明人的關於文房、博戲、音樂、導引、詞曲等類等方面的雜著,對於了解當時文人的遊藝、賞玩、雅趣生活有重要參考價值。此內含明正德六年沈津長洲刊本、明萬曆時期續編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3月27日
⇑ 2023年6月22日
甘博 (Sidney D.Gamble)是一位社會經濟學家、攝影家,終生致力於中國城鎮和鄉村社會經濟問題的調查研究。從1908年到1932年,他先後四次訪華,積累了一整套價值無比的影像檔案,含5000幅黑白照片,幾百幅手工上色的玻璃幻燈片等,展現並保存了二十世紀初中國豐富的民族志信息,對今日的學者有着無可估量的價值。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8年6月17日
⇑ 2023年6月18日
此《楚辭集注》為朱熹所注。此書共八卷,卷一至卷五收屈原作品二十五篇,總名之為「離騷」,卷六至卷八收宋玉、景差、賈誼、莊忌、淮南小山的作品共十六篇,稱為「續離騷」。此南宋端平二年朱鑑刊本,楊氏海源閣舊藏,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更新,並附補元天曆三年陳忠甫宅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6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8年2月24日
⇑ 2023年6月17日
此《An Australian in China》(一個澳大利亞人在中國)是莫理循(G.E.Morrison)的著作。此書描寫了作者1894年從上海啟程沿長江進入四川、雲南到緬甸的旅途見聞。記述了晚清各地社會、經濟、文化及風俗,其中既有官僚階層,亦有市井鄉民,展示了大變革之前清末社會的生動場景。此英文本出版於1902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8年11月4日
⇑ 2023年6月12日
此圖題《廣州城珠江灘景圖》是以圖中內容擬訂。全圖以實景方式描繪廣州珠江上帆檣林立及沿岸商號、夷館的分布,隨珠江沿岸在圖面一線展開,故無法考慮方位的問題。圖中生動的繪出江邊民居生活及分布在珠江灘邊的中外商行。此卷大致為清乾隆時期彩繪絹本,內另附《廣州鳥瞰圖》,這兩幅現均藏於大英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