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蜀山圖歌 蜀山圖歌 蜀山圖歌 蜀山圖歌 蜀山圖歌

4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6月3日
2013年12月19日

撰於2013年6月3日 | 4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蜀山圖歌

此本趙孟頫書《蜀山圖歌》的清末拓本。紙本原藏於清代那彥成家,並被刻石於保定蓮池書院牆壁,廣傳於世。此卷後有明代陳繼儒、李流芳等名家題跋。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杭州福神觀記 杭州福神觀記 杭州福神觀記 杭州福神觀記 杭州福神觀記

6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6月14日
2013年12月19日

撰於2013年6月14日 | 6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杭州福神觀記

《杭州福神觀記》是一篇碑記,由著名文學家鄧文原撰文,記述道教領袖張惟一委派崔汝晉重建位於西湖斷橋之側的福神觀之始末。趙孟頫書此碑記於元延祐七年(1320年),時已67歲,屬其極晚年作品,已臻「人書俱老,爐火純青」的境界。此本民國時期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前赤壁賦 前赤壁賦 前赤壁賦 前赤壁賦 前赤壁賦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6月15日
2013年12月19日

撰於2013年6月15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前赤壁賦

《前赤壁賦》是宋神宗元豐五年(1082)蘇軾貶謫黃州(今湖北黃岡)時所作的散文。因後來還寫過一篇同題的賦,故稱此篇為《前赤壁賦》,十月十五日寫的那篇為《後赤壁賦》。此本應該是清代的一個書本,民國的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朝顏三十六花撰 朝顏三十六花撰 朝顏三十六花撰 朝顏三十六花撰 朝顏三十六花撰 朝顏三十六花撰

4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6月16日
2013年12月19日

撰於2013年6月16日 | 4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朝顏三十六花撰

此本1854年的圖畫書被人們認為是日本出版的有關牽牛花的最佳圖書之一。 該書反映了始於1847年的牽牛花熱潮,當時江戶(今東京)民眾對該熱潮競相追捧。 該書中共包括 36 種形形色色的奇葩異卉牽牛花的彩色版畫,這些畫作是由服部雪齋創作的。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銘敬史君之碑 銘敬史君之碑 銘敬史君之碑 銘敬史君之碑 銘敬史君之碑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6月15日
2013年12月19日

撰於2013年6月15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銘敬史君之碑

《敬史君之碑》全稱是《禪靜寺剎前銘敬史君之碑》。此碑刻石於東魏興和二年,主要記述了敬顯俊(即敬史君)的生平、履歷和功德。讚頌了其擔任地方官時治理有方,勤政愛民的諸多事跡。碑文1265字,為由隸到楷過渡的魏書體。此本為清末的一個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孔廟禮器碑 孔廟禮器碑 孔廟禮器碑 孔廟禮器碑 孔廟禮器碑 孔廟禮器碑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6月16日
2013年12月19日

撰於2013年6月16日 | 3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孔廟禮器碑

禮器碑全稱「漢魯相韓敕造孔廟禮器碑」。東漢永壽二年(156)立。現存曲阜孔廟。四面皆刻有文字。碑文記述魯相韓敕修飾孔廟、增置各種禮器、吏民共同捐資立石以頌其德事。此碑是漢代隸書的重要代表作之一。此本為清末的一個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6月23日
2013年12月19日

撰於2013年6月23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淳化閣帖

《淳化閣帖》是中國最早的一部匯集各家書法墨跡的法帖。共10卷,收錄了中國先秦至隋唐一千多年的書法墨跡,包括帝王、臣子和著名書法家等103人的420篇作品,被後世譽為中國法帖之冠和「叢帖始祖」。淳化閣帖版本眾多,此本版本及拓本製作年代不詳。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問經堂帖 問經堂帖 問經堂帖 問經堂帖 問經堂帖 問經堂帖

6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6月23日
2013年12月19日

撰於2013年6月23日 | 6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問經堂帖

清代中後期刻帖之風極為盛行,嘉慶間金匱(今江蘇省無錫市)錢泳以工書著名,亦嗜刻帖,一生刻帖數十部,還摹刻了大量的碑碣、墓誌等。據《履園叢話》記載就有20多部。《問經堂帖》便是其中一部,此本後頁有「嘉慶二十一年蕭山施氏模勒上石」字樣。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暉福寺碑 暉福寺碑 暉福寺碑 暉福寺碑 暉福寺碑 暉福寺碑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7月1日
2013年12月19日

撰於2013年7月1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暉福寺碑

《暉福寺碑》北魏太和12年(488)刻,此為中國名碑之一。碑石原在陝西澄城縣,當地人禁拓,故傳本很少。現藏西安碑林。篆額為「大代宕昌公暉福寺碑」。此碑是具有獨特風格的北魏早期作品。此本為民國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