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Image
Scroll to Top

回頁面頂

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7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8月10日
2014年7月28日

撰於2013年8月10日 | 7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五知齋琴譜

《五知齋琴譜》清代以來流傳最廣的古琴譜。清周魯封根據徐祺傳譜編印於康熙六十年,雍正二年成書。共八卷。所收三十三曲多註明出處,指法細緻詳盡,在旁註中有作者加工之處及評語。後記也較有特點,從中可了解作者對作品的獨到了解。此譜為廣陵派重要琴譜。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7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10月17日
2014年7月28日

撰於2013年10月17日 | 7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東皋琴譜

《東皋琴譜》是東皋心越禪師於1676年東渡日本後所傳之琴曲集。歌詞多為我國歷代文學家的作品。 東皋心越是一位才藝出眾的僧人,能書善畫,工於篆刻,精於撫琴,在日本十九年,傳藝功績最大的唯數琴道。此本共10卷,為日本享和元年(1801年)和刊手寫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1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7月21日
2014年7月26日

撰於2014年7月21日 | 15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穿越陝甘

《Through Shên-kan》(穿越陝甘)記述了美國著名探險家 Robert Sterling Clark 於1908年策劃和組織考察隊前往中國西北省份進行的考察活動。書中還包含60多幅照片和彩色繪畫。此本出版於1912年。此文內部還附有史密森學會檔案館克拉克考察隊華北行紀歷史照片145幅。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7月26日
2014年7月26日

撰於2013年7月26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鐘鼎字源

《鐘鼎字源》是清朝汪立名編刻。汪氏字立名號西亭,稱安徽婺源人。其書〈序〉自雲「錢塘汪立名書於自餘居」,為浙江錢塘縣人。官至工部郎中。是書編於「康熙五十五年游兆涒灘(丙申)余月」,乃專采鐘鼎文,以「石刻之類於銘款者,如石鼓文為西京法物」,為「附錄」。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8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7月17日
2014年7月23日

撰於2013年7月17日 | 8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秦漢瓦當文字

這套書是清代程敦編的《秦漢瓦漢文字》一卷(上、下)含《續秦漢瓦當文字》一卷。正集大約是乾隆五十二年橫渠書院刊刻,續集於乾隆五十九年刻。此二卷共收秦漢瓦當大約一百一十四個。此本是關於瓦當研究的重要文獻之一。頁內還附上一本《秦漢瓦當拓本集》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7月23日
2014年7月23日

撰於2014年7月23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北中國考古圖錄

1907年法國著名的漢學家沙畹及攝影師一行人等,短短數月間,遍歷我國河南、四川、山西、山東、陝西、遼寧、北京等地名勝古蹟,採集了至可寶貴的一手圖文資料(石窟造像、金石拓片等)。歸國後於1909年在巴黎發布了這部《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北中國考古圖錄)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8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12月2日
2014年7月22日

撰於2013年12月2日 | 8 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中國酷刑

這是1804年倫敦出版,George Henry Mason 編著的《The punishments of China / 中國酷刑》一書內部的22幅插圖。插圖所描繪的是清代中國兩廣地區﹙廣東、廣西﹚部堂的刑罰概況,每張插圖以英文和法文註解。據記載這些繪畫的作者是一個稱作Pu Qua的中國人。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11月6日
2014年7月22日

撰於2013年11月6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19世紀廣州的通草紙畫

通草紙畫大量製作於清末民初的珠三角地區,並從廣州出口到歐洲。這種通草畫,用一種植物切片加工後做「紙」,畫家們再用西洋畫法,將廣州等地風貌、市井風情、花鳥昆蟲、人物故事、帆船房屋等描畫出來,做成畫面艷麗,容易保存的紀念品,成了老外了解中國風土人情的重要媒介。它對研究中國早期的西畫發展有着重要的意義。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7月21日
2014年7月21日

撰於2014年7月21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 撰自未曾

存素堂絲繡錄

《存素堂絲繡錄》是一本研究古代刺繡、緙絲針品的著作,為朱啟鈐(民國)以家藏刻絲、刺繡為目所編,分二類二卷。每卷以時代先後為序,詳記質地、色彩、尺寸、印章及題識等,資料詳實,是我國絲繡類著作的代表作。此本於1928年刊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