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 条评论
撰自 未曾
2013年8月10日
⇑ 2014年7月28日
撰于2013年8月10日 |
7 条评论 | 归类于 艺术 | 撰自未曾
《五知斋琴谱》清代以来流传最广的古琴谱。清周鲁封根据徐祺传谱编印于康熙六十年,雍正二年成书。共八卷。所收三十三曲多注明出处,指法细致详尽,在旁注中有作者加工之处及评语。后记也较有特点,从中可了解作者对作品的独到了解。此谱为广陵派重要琴谱。
阅读或参与评论
直接下载
7 条评论
撰自 未曾
2013年10月17日
⇑ 2014年7月28日
撰于2013年10月17日 |
7 条评论 | 归类于 艺术 | 撰自未曾
《东皋琴谱》是东皋心越禅师于1676年东渡日本后所传之琴曲集。歌词多为我国历代文学家的作品。 东皋心越是一位才艺出众的僧人,能书善画,工于篆刻,精于抚琴,在日本十九年,传艺功绩最大的唯数琴道。此本共10卷,为日本享和元年(1801年)和刊手写本。
阅读或参与评论
直接下载
15 条评论
撰自 未曾
2014年7月21日
⇑ 2014年7月26日
《Through Shên-kan》(穿越陕甘)记述了美国著名探险家 Robert Sterling Clark 于1908年策划和组织考察队前往中国西北省份进行的考察活动。书中还包含60多幅照片和彩色绘画。此本出版于1912年。此文内部还附有史密森学会档案馆克拉克考察队华北行纪历史照片145幅。
阅读或参与评论
直接下载
2 条评论
撰自 未曾
2013年7月26日
⇑ 2014年7月26日
《钟鼎字源》是清朝汪立名编刻。汪氏字立名号西亭,称安徽婺源人。其书〈序〉自云“钱塘汪立名书于自馀居”,为浙江钱塘县人。官至工部郎中。是书编于“康熙五十五年游兆涒滩(丙申)余月”,乃专采钟鼎文,以“石刻之类于铭款者,如石鼓文为西京法物”,为“附录”。
阅读或参与评论
直接下载
8 条评论
撰自 未曾
2013年7月17日
⇑ 2014年7月23日
这套书是清代程敦编的《秦汉瓦汉文字》一卷(上、下)含《续秦汉瓦当文字》一卷。正集大约是乾隆五十二年横渠书院刊刻,续集于乾隆五十九年刻。此二卷共收秦汉瓦当大约一百一十四个。此本是关于瓦当研究的重要文献之一。页内还附上一本《秦汉瓦当拓本集》
阅读或参与评论
直接下载
一条评论
撰自 未曾
2014年7月23日
⇑ 2014年7月23日
1907年法国著名的汉学家沙畹及摄影师一行人等,短短数月间,遍历我国河南、四川、山西、山东、陕西、辽宁、北京等地名胜古迹,采集了至可宝贵的一手图文资料(石窟造像、金石拓片等)。归国后于1909年在巴黎发布了这部《Mission archéologique dans la Chine septentrionale》(北中国考古图录)
阅读或参与评论
直接下载
8 条评论
撰自 未曾
2013年12月2日
⇑ 2014年7月22日
这是1804年伦敦出版,George Henry Mason 编著的《The punishments of China / 中国酷刑》一书内部的22幅插图。插图所描绘的是清代中国两广地区﹙广东、广西﹚部堂的刑罚概况,每张插图以英文和法文注解。据记载这些绘画的作者是一个称作Pu Qua的中国人。
阅读或参与评论
直接下载
一条评论
撰自 未曾
2013年11月6日
⇑ 2014年7月22日
通草纸画大量制作于清末民初的珠三角地区,并从广州出口到欧洲。这种通草画,用一种植物切片加工后做“纸”,画家们再用西洋画法,将广州等地风貌、市井风情、花鸟昆虫、人物故事、帆船房屋等描画出来,做成画面艳丽,容易保存的纪念品,成了老外了解中国风土人情的重要媒介。它对研究中国早期的西画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阅读或参与评论
直接下载
一条评论
撰自 未曾
2014年7月21日
⇑ 2014年7月21日
《存素堂丝绣录》是一本研究古代刺绣、缂丝针品的著作,为朱启钤(民国)以家藏刻丝、刺绣为目所编,分二类二卷。每卷以时代先后为序,详记质地、色彩、尺寸、印章及题识等,资料详实,是我国丝绣类著作的代表作。此本于1928年刊印。
阅读或参与评论
直接下载
最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