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8月8日
⇑ 2024年6月13日
此《徐霞客遊記》由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著。主要按日記述作者三十多年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有詳細記錄。它也是世界上最早記述岩溶地貌並詳細考證成因的書籍。此為清鮑廷博校勘知不足齋抄本,卷前抄錄清錢謙益撰《徐霞客傳》,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3月4日
⇑ 2024年6月13日
此《增訂古今逸史》為明代吳琯輯校雜纂類叢書。全書共包含五十五種,分逸志和逸記兩大類:逸志分合志、分志兩小類,所收關乎語言、文字、風土、傳聞等。逸記又分紀、世家、列傳三小類,主要為歷史、人物、雜錄、志怪等方面內容。此為明萬曆時期吳中珩重訂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6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10月10日
⇑ 2024年6月6日
《武經七書》是北宋朝廷作為官書頒行的兵法叢書,是中國古代第一部軍事教科書。全套共七種,分二十五卷:孫子三卷、吳子兩卷、司馬法三卷、唐太宗李衛公問對三卷、尉繚子五卷、黃石公三略三卷、黃石公六韜六卷。此本大致為明嘉靖時期刊本,前題簽為明代陸深舊藏。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6月4日
⇑ 2024年6月4日
此《周易註疏》為魏王弼作注,始以義理說《易》,後晉韓康伯作注,至唐孔穎達作疏。全書共十三卷,附卷首,內容包括經、傳兩部分,六十四卦三百八十四爻,附卦辭、爻辭為經。此為南宋初兩浙東路茶鹽司刻(遞修本),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6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7年2月19日
⇑ 2024年6月3日
此《本草品匯精要》為明孝宗時期太醫院劉文泰等奉敕編繪,於明弘治十八年定稿,是明代唯一的官修本草。全書共42卷,外加1卷目錄和序例等內容,載藥1821種,分十部(玉石、草、木、人、獸、禽、蟲魚、果、米谷、菜等)。此本大致是明弘治十八年(或為清代)精抄彩繪本。#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12月3日
⇑ 2024年6月3日
明萬曆44年(1616年)閔齊伋採用朱、墨兩色套印《春秋左傳》,獲得成功。這也是閔刻本傳世最早的朱墨套印本。《春秋左傳》簡稱《左傳》,是我國現存第一部敘事詳細的編年體史書,是研究春秋時期歷史的重要文獻,對後世史學產生了重要的影響。此本經傳以墨色刊印,朱書評點採用明代孫礦(號月峰)評點。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8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5年11月13日
⇑ 2024年6月1日
此《董氏諏吉新書》(擇日要訣)上下冊,元末明初董德彰撰。其內容為擇日選時(嫁娶、開張、出行、起造、移居等事),含十二月建日神吉凶、六十甲子吉凶時辰表等。前有清嘉慶20年浙東散人奇峰蔣雲序。此為清光緒20年(1894)重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8月16日
⇑ 2024年5月31日
《搗練圖》是唐代畫家張萱的作品。這幅長卷式的畫卷上共刻畫了十二個人物形象,按勞動工序分成搗練、織線、熨燙三組場面,系唐代仕女畫中取材較為別致的作品。張萱原作已不復存在,此為宋徽宗摹本,後有清代學者高士奇跋,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5月24日
⇑ 2024年5月17日
《帝京景物略》,明劉侗、於奕正同撰,周損編輯成書。主要記述明北京地區的山川園林、庵廟寺觀、橋台泉潭、歲時風俗。崇禎八年(1635年)冬初版刊行。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