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3月11日
⇑ 2016年3月11日
此《萬言肄雅》一卷,清代屈曾發編撰。此書歸經部小學類,也可作為識字的入門書籍。書前有清代史學家錢大昕撰序,屈曾發撰《進萬言肄雅表》,書後附跋語。此寫刻本印刻精美,為豫簪堂藏版,清乾隆三十七年近文齋穆大展(清著名刻工)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2月10日
⇑ 2016年2月10日
此《傷科補要》共四卷,作者錢秀昌,以傷科聞名,並輯其精義,綜合平素治療經驗,撰成此書。首繪各種體表,骨度和傷科器具圖,次敘金瘡論治、治傷法論、跌打損傷內治症等不同傷病治療三十六則,再次為治傷湯頭歌括和附錄各家秘方。此為清嘉慶23年(1828)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3年8月14日
⇑ 2016年2月5日
《昭代簫韶》清王廷章、范聞賢撰,全劇共240齣,取材於《楊家將演義》。描寫北宋名將楊繼業全家盡忠報國,賢王德昭輔政的故事。昭代是指政治清明時代。簫韶泛指樂器,借指樂聲,代表美妙的仙樂。故昭代簫韶,就是盛世雅樂的意思。此本為清嘉慶18年內府刊朱墨套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1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5月18日
⇑ 2016年1月29日
《寧壽鑑古》為著名「西清四鑒」之一。梁詩正、王傑等奉乾隆敕撰。選貯於寧壽宮之商周至唐代的銅器701件(彝器600件,銅鏡101件)編纂而成,逐器繪出圖形,詳細記載器物形制,並對銘文稍加解說。此本上海涵芬樓石影印寧壽宮寫本,商務印書館於民國2年(1913)出版,共16卷32冊。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1月12日
⇑ 2016年1月12日
此《奚囊寸錦》是清代文人張潮編的一本圖文詩集。全書共四卷(圖三卷,讀法一卷),內有圖一百幅,圖形有天文、地理、文具、器用、花鳥……在這些圖形中嵌入文字,照作者設計的讀法去讀。詩則古律、絕句、回文,詞則長中小調、曲子。此為清嘉慶25年揚州王從豫重鐫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1月11日
⇑ 2016年1月11日
此《紅樓夢傳奇》是一部紅樓夢曲本,清代戲曲作家陳鍾麟填詞。全書共八卷八十折(由仙引,渭陽,情覷至寄奴,宴戒,幻圓),書眉鐫評。其情節脈絡基本上按照程高本一百二十回《 紅樓夢》 的故事敷演改變而成。此為清道光時期粵東省城西湖街汗青齋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4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1月10日
⇑ 2016年1月10日
此《安特生的遠東相冊》為瑞典東亞博物館收藏的在上世紀初瑞典考古學家安特生(Johan Gunnar Andersson)亞洲之旅的影像記錄。單頁面上有一張或多張照片,大小不等,全相冊共有2519張(編號20628至23147),照片下有英文注釋。照片拍攝時間約1914年至1938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5年7月4日
⇑ 2016年1月8日
此本《The great wall of China》(中國長城)是20世紀初美國著名旅行家William Edgar Geil的著作。其內容為20世紀初西方人對中國長城全線的全球第一次徒步考察記錄,內含照片一百多幅,向人們真實地展示了100年前中國長城的原始風貌。此英文本出版於1909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5年10月17日
⇑ 2016年1月7日
《新刻太乙仙制本草藥性大全》八卷,王文潔撰。這是一部突出藥物炮製內容的綜合性本草著作,載藥768種(分為草、木、果、米谷、菜、人、金玉、石、水、獸、禽、蟲、魚等部)附圖774幅。全書分為上下欄,上欄為《本草精義》,下欄為《仙製藥性》。此為明萬曆10年陳氏積善堂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