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7月12日
⇑ 2016年7月12日
此《廣州至澳門水途即景》圖中所註記的汛地,俱為廣東香山協水師轄境;全冊共五十一幀,其中三十幀有中文標記。全冊不具圖例與比例,又因系沿途水彩寫生景色,故也不具方位,僅部分地點標註「干支與八卦」方位。此套大致為清道光年間彩繪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7月4日
⇑ 2016年7月4日
撰於2016年7月4日 |
一條評論 | 歸類於 文學 | 撰自未曾
此《平齋文集》為南宋詩人洪咨夔(號平齋)的詩文別集。全書共三十二卷,所收分:古賦、詩、記、序、箴、銘、雜文、䟽、奏狀、表、內外製、啟、講義、故事、策問、墓志銘、祭文等題材。此為日本內閣文庫藏,南宋中期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7月3日
⇑ 2016年7月3日
此《一笠庵四種曲》由明末清初蘇州地區戲曲家李玉(號一笠庵主人)撰。全書共八卷,包含崑曲劇本四種:《一捧雪》、《人獸關》、《永團圓》、《占花魁》各兩卷(世稱「一人永占」),劇情以反映世態人情為主。此為寶研齋藏板清乾隆五十九年重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6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6月30日
⇑ 2016年6月30日
此《抱經樓日課編》集清人盧登焯篆刻。全譜分元、亨、利、貞四部,以時間為順序,一日一印(從正月初一至十二月三十),下刻注釋文及出處。書前有鄭虎文、孫鯤化、倪象占序文,末有盧登焯自跋。此為四明盧氏抱經樓藏板,清乾隆四十六年鈐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6月28日
⇑ 2016年6月28日
此《梅會裡周鄭二家傳譜》(圍棋近譜)由清人金懋志輯。本書內容,初二集載有周東侯、黃龍士、徐星友等康熙年間國手對子,受子譜六十局;三四集則為梁魏今、程蘭如、施定庵、范西屏等對子局四十局,全書合計一百局。此本大致為清康熙五十五年序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12月22日
⇑ 2016年6月24日
晚明是中國女教思潮蓬勃發展的時期。此書《新鐫增補全像評林古今列女傳》是明代茅坤增補劉向著《《列女傳》》而成,其內容是介紹中國古代漢族婦女事跡的傳記性史書。此本插圖(建安版畫)版式為雙面連式,圖上方通欄標題,左右鐫以聯語。此本為明萬曆19年(1591)余文台三台館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18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6月16日
⇑ 2016年6月16日
此《欽定皇輿西域圖志》由清乾隆時期劉統勛、傅恆等纂,凡四十八卷,首四卷。此書為記載東起嘉峪關,西含新疆全境的地理志書。分別介紹西域歷代的隸屬、建置沿革及風俗物產等,並輯錄清高宗關於平定西域的題詠,是研究清代前期新疆歷史文化重要參考資料。此為清光緒時期鉛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6月12日
⇑ 2016年6月12日
此《枕函小史》明閔於忱輯。其內容分二類:譚史(蘇長公譚史、米襄陽譚史、東坡居士艾子雜說)采蘇米志林議論,癖史(癖顛小史、悅容編)雜記古人癖事、其中悅容編主要論述作者對女性美的理解和認識。此為明松筠館刻朱墨套印本,書眉上刻評。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6月11日
⇑ 2016年6月11日
此《中西聞見錄》(The Peking Magazine)是洋務運動期間由傳教士丁韙良、艾約瑟等人創辦於北京的一份近代期刊。其主要內容是介紹近代西方的科技知識、工藝技術等,每月一期。此套含三十二冊,出版時間從清同治十一年七月至光緒元年七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