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1月15日
⇑ 2016年12月25日
此《新詩造紙書畫譜》通過二十四幀繪畫和二十四幀釋文從蔡侯宅第開始,記錄了造紙工藝的全過程。其中釋文部分引用了許多名人的詩文,如李商隱、謝莊、張伯玉等,其中還有些澄心堂的紙句。此畫譜編撰繪製年代,作者不詳。通過其中大量鈐印估計可能是清代的周開泰編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4年1月7日
⇑ 2016年12月25日
造紙術是中國四大發明之一。此畫譜《Art de faire le papier à la Chine》(中華造紙藝術畫譜)根據乾隆時法國耶穌會士蔣友仁( Michel Benoist )在中國的記錄資料編輯而成。此書通過27幅水粉畫描繪了竹紙(是以竹子為原材料造的紙)的製造工藝流程。此書出版於1775年。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12月15日
⇑ 2016年12月23日
古稱青銅器為吉金,故又稱青銅器上所刻文字為吉金文。此《奇觚室吉金文述》為清末民初金石學家劉心源編著。全書共二十卷,內收歷代青銅器七百餘件,每器影印銘文並加以詳釋,是研究古代吉金銘文辭的重要資料。此為清光緒二十八年石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12月22日
⇑ 2016年12月22日
此《姑蘇志》為明代王鏊撰蘇州地方志。全書共六十卷,首列沿革、守令、科第三表,自沿革、分野以下分為三十一門:沿革、山水、風俗、田賦、坊巷、鄉都、橋樑、官署、壇廟、寺觀、園池、古蹟、宦績、人物、紀異、雜事等等。此為明正德元年刊,嘉靖時期增修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2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12月21日
⇑ 2016年12月22日
虎丘位於蘇州古城西北,山丘上及附近有多處名勝古蹟。此《虎丘圖卷》由明代畫家謝時臣繪於明嘉靖十五年(題記:時在丙申秋日,久雨困人,獨坐山齋,戲弄水墨,以適孤興),畫卷描繪了虎丘的山景名勝、農耕漁唱,文士悠遊等等。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12月16日
⇑ 2016年12月16日
此《華夷花木鳥獸珍玩考》由明代慎懋官選集。全書共十二卷,分為:花木考、鳥獸考、珍玩考、花木續考、鳥獸續考、珍玩續考、花木雜考。此本大致為明萬曆時期刻本,前有清代劉喜海手書題跋,李時英和作者自序。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4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12月9日
⇑ 2016年12月9日
此《神僧傳》傳為明成祖朱棣編撰。全書共九卷,以古代民間各方神僧流傳事跡采輯成書,所載始於漢明帝時摩騰法蘭,終於元世祖時國師膽巴,凡傳二百零八位所謂神僧。此為明永樂十五年內府刊本,卷首有明成祖序。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3 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12月3日
⇑ 2016年12月3日
此《大明集禮》由徐一夔等奉勅撰。全書共五十三卷,內容除包括傳統的吉、嘉、賓、軍、凶五禮,又增加了冠服、車輅、儀仗、鹵簿、字學、樂等。此為明洪武三年書修成,嘉靖九年刊行,其內配有大量版畫插圖,是有關明朝禮儀制度的重要參考書。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一條評論
撰自 未曾
2016年11月27日
⇑ 2016年11月27日
此《大方等大集月藏經》屬於永樂北藏,由高齊天竺三藏那連提耶舍譯。全書共十卷,二十品,此經的重點是講述佛陀度化眾生的四種方式:身業度、神通度、名號度、法施度。此位北藏編印起於永樂八年完成於正統五年,經折裝,前後有精美佛像。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