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合刻繁露大戴太玄》包含西漢哲學家董仲舒的《春秋繁露》(是闡釋《春秋》微言大義的一部著作。)和西漢學者揚雄的《太玄經》(闡述作者的哲學體系和宇宙論)。此為明天啟時期陸陸雲龍崢霄館刊本,書眉上刻評,書口下刻"崢霄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孔子是儒學宗師。自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後,歷代皆尊孔崇儒。元代大德十一年(1307年),元成宗特詔命孔子加諡為「大成至聖文宣王」。這是孔子封號中最被常認可的一個。此《大成至聖文宣王追封碑》便是其碑文內容拓本,原碑為潘迪撰,茅紹之刻。此為清代拓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本《天地冥陽水陸儀文》宋楊諤撰,宗頤向編。共六冊(儀文三卷,雜文二卷,附壇場式一卷),卷前有扉畫及《大雄氏水陸緣起》,介紹了佛教水陸法會的起緣、北水陸的修齋儀式、壇場式等。此本大致為明初太原刊本,普林斯頓大學葛思德東方圖書館藏。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琴學心聲諧譜》2冊,清代琴家莊臻鳳(蝶庵)撰。上卷為琴學理論:琴論、琴式之圖、琴聲十六法等。卷下為琴譜曲目(十四曲)都是莊氏自己的創作或改編的作品:太平奏、梨雲春思、梧葉舞秋風等等。最後為聽琴詩一卷。此本為清康熙5年(1666)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茶會的圖錄集 《青灣茶會圖錄》三卷,是田能村竹田的弟子田能村直入和他的兒子小齋所繪的。他們父子將各個席位都描了下來,連陳列的器具也都作了記錄。從中我們可以看到在茶會中,煎茶有着嚴格的規定。此為文久3年(1863)煙嵐社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滿洲建國及上海大事變史》由日出新聞社編,全書分為滿洲事變、上海事變和滿洲建國三部分,刊載了214頁圖片和大量文字敘述,多為當時日本軍方戰地記者拍攝和撰寫,真實地反映了日軍侵占嫩江、奉天、錦州、山海關等中國東北三省地區及上海、杭州等地的全過程。此書於1932年刊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本《三巴金石苑》(別名:三巴孴古志、三巴漢石紀存)5冊,清代金石學家劉喜海(別號三巴子)著,他為官於四川時特別關注蜀地石刻碑文,並四處搜求,後整理為此巴蜀地區歷代金石圖文並蓄之第一部著錄,對後世影響頗大。此為清道光28年(1848)序來鳳閣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九一八事變(又稱瀋陽事變、奉天事變、盛京事變、滿洲事變等)是日本在中國東北蓄意製造並發動的一場侵華戰爭。此《滿洲事變寫真帖》南滿州鐵道株式會社編,內含大量戰爭紀實照片以及軍事地圖,1932年出版。內附一冊《日支事變寫真帖》(1931年東京白星社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卷《二經同卷》包含磧砂版大藏經(南宋時開始私刻大藏最後的一種)《沙彌尼戒經》、《舍利弗問經》兩篇。卷末有"平江樂橋北姚家印褶"牌記。此本為經折裝(每折6行17字),大致為平江樂橋刊,元刻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