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於2015年12月9日 |
2 條評論 | 歸類於 史地 | 撰自未曾
此《歷代地理指掌圖》成書於北宋元符年間,作者應是北宋稅安禮(舊本題宋蘇軾撰)。南宋淳熙十二年趙亮夫有所增訂。此為明刊本,但本書有改字,目的是為了使其看起來更像古代的宋本。全書共有圖44幅,各圖皆有標題和說明文字。前有兩篇序,後附歷代地理指掌圖總論。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大明玄天上帝瑞應圖錄》應為明永樂年間道士編撰。一卷,收入《道藏》洞神部記傳類。本書記述明初修建武當山官觀時出現各種祥瑞,如黑雲感應、騫林應祥、樃梅呈瑞、神留巨木、水涌洪鐘等,皆繪成圖畫進呈朝廷。此本大致為明永樂時期刊本,後附《御製真武廟碑》。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月百姿》是一部以月亮為主題的大型錦繪(彩色木版畫100幅)合集,作者是日本江戶末期著名浮世繪畫家月岡芳年。這些繪畫取材自日本和中國的軼事、歷史事件和神話,描繪了月亮的千態百姿。這些版畫由秋山武右衛門於1885年至1892年分批出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撰於2015年12月5日 |
5 條評論 | 歸類於 文學 | 撰自未曾
此《甌北集》共三十卷,收清代文學家趙翼詩兩千多首,卷首有序六篇,其中以歷史為題材的詠史詩占有顯著地位,詠史詩涉及的內容極為廣泛,對許多歷史人物、歷史事件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此本大致為清乾隆時期刊本,現藏於美國國會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套《鴻跡帖》(清國來賓記念)共七冊,是清末(1906至1908年)中國留學生在日本早稻田大學(於1905年開設中國留學生部,接收來自清朝的中國官派留學生,學期為三年)畢業紀念簿上所留下的詩文書畫題詞,其中也包括當年部分清末駐日教育官員們的題詞墨跡。此套現藏於早稻田大學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三才圖會》又名《三才圖說》,是由明文獻學家、藏書家王圻及其子王思義撰寫的百科式圖錄類書。此書成於明萬曆35年,共106卷,分十四類:天文、地理、人物、時令、宮室、器用、身體、文史、人事、儀器、珍寶、衣服、鳥獸、草木。此本為明萬曆37年(1609)原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隋蘇慈墓誌》,蘇慈字孝慈,所以又稱《蘇孝慈墓誌》。此碑於隋文帝仁壽三年(603年)刻。志高、寬83.2厘米,楷書37行,行37字,清光緒十四年在陝西蒲城縣出土。此碑書法結字謹嚴,筆姿秀潤兼剛勁,是隋代書法的代表作,開初唐楷書之先河。此為其碑文拓本,上下冊。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嶧山碑》是秦始皇二十八年(公元前219年)東巡時所刻,是秦刻石中最早的一塊,內容是歌頌秦始皇統一天下,廢分封,立郡縣的功績。原石已不在,相傳魏武帝曹操登山時令人推倒。現在的摹本比較有名的是「長安本」。此為明拓宋鄭文寶摹刻長安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全滿洲名勝寫真帖》收錄了日本統治東北時期拍攝的圖片200餘張。記錄日本帝國主義在華軍警機構和當時奉天(瀋陽)、長春、哈爾濱、內蒙、承德、山海關、吉林市等20餘個城市地區,寺廟教堂,園林風景,街市風俗,鐵道局,學校等影像。此為松村好文堂編,1937年出版。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