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翰苑印林》由明代吳日章輯摹刻之印而成。全書共四卷,卷一錄官印三十六方;卷二錄私印(以百家姓編次);卷三、卷四為近代名人印。全書共計約474印,印下附有釋文。此為明崇禎七年刊鈐印本,前有吳明郊、吳名世,吳聞禮序。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金闕玄元太上老君八十一化圖說》(老子八十一化圖)是元初由全真教道士所創作的一部重要道教作品。此書源於「老子化胡」說,描繪了老子起乎無始直至宋紹聖五年之間的顯化事跡。此經折裝本可能為清代刻本,題:薄關清安居士令孤璋編修,太華山雲台觀通微道人史志經引經全解。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徐霞客遊記》由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著。主要按日記述作者三十多年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有詳細記錄。它也是世界上最早記述岩溶地貌並詳細考證成因的書籍。此為清鮑廷博校勘知不足齋抄本,卷前抄錄清錢謙益撰《徐霞客傳》,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淮南子》是西漢淮南王劉安及其門客集體編寫的一部哲學著作。此《淮南鴻烈解》由明茅坤、茅一桂輯評,鴻烈的意思是廣大而光明。全書共二十一卷:原道、俶真、天文、墬形、時則、覽冥、精神、本經、主術、繆稱、繆稱、齊俗、道應、氾論、詮言、兵略、說山、說林、人間、泰族、要略。此為明刊朱墨套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舟車所至》由清鄭光祖輯。全書含二十一種地理類史料:寧古塔紀略、朝鮮志、隨鑾紀恩、出塞紀略、塞北紀聞、西域舊聞、伊犁日記、維西見聞、西藏紀聞、容美紀游、海國聞見、中山傳信錄、采硫日記、番境補遺、海上紀略、台灣使槎錄、海錄等等。此為清道光二十三年琴川鄭氏青玉山房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農政全書》為明徐光啟所著。全書共六十卷,分十二門:農本、田制、農事、水利、農器、樹藝、蠶桑、蠶桑廣類、種植、收養、製造、荒政。分類引錄了古代的有關農事的文獻和明朝當時的文獻、並包括與農業有關的政策、制度、措施、工具、作物特性及技術知識。此為明崇禎時期陳子龍平露堂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御製避暑山莊三十六景詩》又稱《避暑山莊詩》,是描繪清代皇家園囿避暑山莊之建築風貌和景致的詩文圖畫集。圖繪避暑山莊三十六景,景觀皆為承德行宮仿江南名園勝跡所成,始於「煙波致爽」,終於「水流雲在」。此內含清康熙五十一年內府朱墨套印本、滿文版、銅版畫版。#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登壇必究》由明代武將王鳴鶴輯。全書共四十卷,分七十二類:天文、奇門、地理、將權、賞罰、馬政、攘夷、北虜、攻城、守城、火器、陣圖、奏疏等等。這是一部圖文並茂的古代軍事巨著,輯錄了自周秦到明朝中葉有關軍事的許多重要資料,並加整理和解說。此本大致為明萬曆時期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萬壽山五百羅漢圖》由清王方岳繪圖,乾隆帝撰記並正書。全文分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十段,前圖後文,所繪五百羅漢像並非成排成列,而是處於山林溪樹、亭台樓閣之間。此為清乾隆二十二年刻石,石原存北京市海淀區清漪園萬壽山五百羅漢堂內,久佚。此本為初拓本,濃淡墨相間拓。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