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呂祖全書》由清代劉體恕彙輯作三十二卷,後由邵志琳增輯為六十四卷。這是一部彙輯有關呂洞賓之事跡、神話傳說及著作,反映呂洞賓道教思想的專題叢書。此為清乾隆四十年武林王履階刊本,是清代南方地區對於呂洞賓思想與信仰的一種文化體現。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遵生八箋》為明代高濂所著。這是一部供閒適消遣、養生玩物的著作,全書共十九卷,依次分為清修妙論、四時調攝、起居安樂、延年卻病、飲饌服食、燕閒清賞、靈秘丹藥、塵外遐舉八箋。此為明萬曆時期雅尚齋刊本,後還附《菜根譚》(明.洪應明編集)兩卷。#更新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箋紙,也稱詩箋、信箋,是專指以傳統的雕版印刷方法,在宣紙上印以精美、淺淡的圖飾,作為文人雅士傳抄詩作或書札往來的紙張。此套《各種名箋》內集各種箋紙約二百六十餘種,每一枚箋紙,堪稱一幅微型的國畫或是鐘鼎彝器的拓片。此經折裝本大致集於清末民初。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套《柏原英一寫真帳》是日本原陸軍駐漢口部隊報道員柏原英一的私人相冊。全套共七冊,每頁照片若干,共含照片約780張,照片旁簡單文字說明。這些照片大致拍攝於1938至1942年,武漢、北京、上海等地,主要記錄了日軍士兵戰鬥及休息的情景以及當時的社會場景。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新刊重訂出相附釋標註裴度香山還帶記》由明代戲曲家沈采改編自元代關漢卿的《山神廟裴度還帶》。全書共兩卷,四折一楔,講述了家境貧寒的裴度拾得玉帶還給原主,因積善德命運發生改變,最終狀元及第,終成大事。此為明萬曆時期金陵繡谷唐氏世德堂刊本,內含版畫二十四幅。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歸去來辭書畫卷》大約繪於南宋時期,作者不詳。題材取自東晉末陶淵明不願為五斗米折腰,離開宦場而作的抒情小賦《歸去來兮辭》。卷首是陶淵明像,後一圖一文依次描繪了他辭官後歸隱的生活情趣和內心感受。此卷現藏於美國波士頓美術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西廂記》是元代著名戲曲家王實甫的著作,敘述了書生張生與崔相國女兒鶯鶯的愛情故事。此《鼎鐫陳眉公先生批評西廂記》由明代文學家陳繼儒評點。全劇共二十一折五楔子,共兩卷,另附釋義二卷,錢塘夢、蒲東詩各一卷,內含跨頁連式版畫十幅。此為明末書林蕭騰鴻師儉堂刊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蘭亭修禊圖》卷為明代畫家錢榖繪。畫作題材取自東晉王羲之《蘭亭序》,描繪東晉永和九年,王羲之、謝安等人在浙江山陰的蘭亭溪上修禊,作曲水流觴之會的故事,卷前有王榖祥題「蘭亭修禊」,卷後有錢榖書《蘭亭序》及集詩。此卷現藏於美國大都會藝術博物館。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此《易筋經外經圖說》(附八段錦圖)是易筋經的重要支流,可用於強身健體,益壽延年。此書前半部分是十二大勁,內容與二十二勢易筋經第一套十二勢一樣。後半部分是八段錦,口訣是現代八段錦口訣的藍本,書前有清末民初梁世昌序。此為清末上海同文書局石印本。
閱讀或參與評論
直接下載
最新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