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中國之旅
這本《俄國科學貿易考察團的中國之旅》攝影集含139張照片。1874-1875年,俄國政府向中國派出一支科學貿易考察團,考察經由陸路調查中國貿易的增長前景,尋找合適地方建立領事館和工廠,並收集當時席捲中國西部多個地區的陝甘回民暴亂的相關信息。
當時考察團共有九人,由俄國總參謀部中校尤利安·A·索斯諾夫斯基 (Iulian A. Sosnovskii) 帶領,包括地質學家馬圖索夫斯基 (Matusovskii),科學官員帕維爾·亞科夫里維奇·派亞塞特斯基 (Pavel Iakovlevich Piasetskii) 博士, 考察團攝影師阿道夫·伊拉莫維奇·鮑耶爾斯基 (Adolf Erazmovich Boiarskii), 漢語和俄羅斯語翻譯,以及三名哥薩克士兵。考察團從聖彼得堡出發,取道烏蘭巴托(蒙古)、北京、天津,抵達上 海,然後繼續沿長江經絲綢之路穿過哈密綠洲、齋桑泊,最終回到俄國。鮑耶爾斯基拍攝了大約200張照片。這些照片是研究中國這一歷史階段的寶貴資源,其中大部分收錄在這本相冊中,後來成為巴西皇帝佩德羅二世 (Pedro II) 建立的特麗薩·克里斯蒂娜·瑪麗亞 (Thereza Christina Maria) 藏品的一部分。最終佩德羅二世將其捐贈給了巴西國家圖書館。(文字參考:俄羅斯科學貿易考察團中國之旅)
此PDF文件每個頁面均包含頁面標題,標記每張照片的主要內容。如圖:
譯註:陝甘同治回亂是發生在中國19世紀清朝同治年間的一場戰爭和動亂。
--
書名:中國之旅.俄國科學貿易考察團.Boiarskii.Adolf-Nikolay Erazmovich.攝影.1874-1875年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27.8M
-
請問,這些圖片的標籤信息是哪裡來的呢?
-
煩勞未曾兄添加國內鏈接
-
最後一句,寫作「同治回亂」比較符合史實。
-
感謝分享,非常珍貴的資源。
-
請問樓主有《晚周繒書考證》和《長沙古物聞見記》這兩本書麼?
-
請問樓主,資料是來自哪裡的啊?
-
能夠刪除以上評論麼?「此PDF文件每個頁面均包含頁面標題,標記每張照片的主要內容。」此句沒看到。
-
珍貴的圖像史料。遺憾的是,全書缺乏有關地域的描述,這給解讀其中蘊含的歷史信息造成了麻煩。
留言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