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们的文明
贞观政要
此《贞观政要》是唐代史学家吴兢著的一部政论性史书。全书十卷四十篇,分类编辑了唐太宗在位的二十三年中,与魏征、房玄龄、杜如晦等大臣在治政时的问题,大臣们的争议、劝谏、奏议等,以规范君臣思想道德和治同军政思想。此为明成化元年内府刊本,戈直集论。#更新
此外此书也记载了一些政治、经济上的重大措施。它和《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等有关贞观政事的记载相比,较为详细,为研究唐初政治和李世民、魏征等人的政治思想提供了重要资料。书中提出了”君依于国,国依于民”的重民思想,务实求治、与民休息、重视农业、发展生产的施政方针,”爱之如一”较为持平的民族政策,用人惟贤才的主张,广开言路的开明措施,尊儒重教的文化政策,仁德先行、省刑慎罚的统治策略,以及俭约慎行、善始慎终的人格要求。它是中国开明封建统治的战略和策略、理论和实践的集大成。
吴兢的底本或稿本、蒋乂的整理本,经两宋、辽、金数百年辗转抄录,出现“传写谬误”的情况。另一方面,随着理学在元、明时期的盛行,虽然当时的最高统治集团向往唐太宗“克敌如拉朽,所向无前”,“屈己而纳谏,任贤而使能,恭俭而节用,宽厚而爱民”,却又认为唐太宗“于正心、修身之道,齐家、明伦之方,有愧于二帝三王之道”。于是戈直在整理“传写谬误”的同时,更注重采辑唐、宋诸儒之论,间以己意,对唐太宗君臣的“嘉言善行、良法美政”作出新的诠释。22家言论以及戈直的“己意”,并非论《贞观政要》其书,而是在评“贞观之治”其事,反映着宋、元以来对于贞观之政认识的演变。由此,戈直集论本便被视为一部诠释“贞观之治”的论著而受到推崇。由于诠释的需要,其“移易篇章”、“刊刻衍脱”,均被忽略不提。元顺帝至元四年(1333)刊行后,明洪武三年(1370)又经宋濂以“中秘本”重校、重刻,成化元年(1465)宪宗“御制序”再刻。一枝独秀,取代了其他传本。(介绍参考)
大致目录
御制贞观政要序、贞观政要集论题辞(吴澄题)、贞观政要集论题辞(郭思贞撰)、贞观政要集论题辞(戈直撰)、贞观政要序(吴兢撰)
目录、集论诸儒姓氏
卷一:论君道第一、论政体第二
卷二:论任贤第三、论求谏第四、论纳谏第五
卷三:论君臣鉴戒第六、论择官第七、论封建第八
卷四:论太子诸王定分第九、论尊敬师傅第十、论教戒太子诸王第十一、论规谏太子第十二
卷五:论仁义第十三、论忠义第十四、论孝友第十五、论公平第十六、论诚信第十七
卷六:论俭约第十八、论谦让第十九、论仁侧第二十、慎所好第二十一、滇言语第二十二、杜谗邪第二十三、论悔过第二十四、论奢纵第二十五、论贪鄙第二十六
卷七:崇儒学第二十七、论文史第二十八、论礼乐第二十九
卷八:论务农第三十、论刑法第三十一、论赦令第三十二、论贡赋第三十三、辨兴亡第三十四
卷九:议征伐第三十五、议安边第三十六
卷十:论行幸第三十七、论畋猎第三十八、论灾祥第三十九、论慎终第四十
吴兢(670—749),汴州浚仪(今河南开封)人。武周时入史馆,修国史,迁右拾遗内供奉。唐中宗时,改右补阙,累迁起居郎,水部郎中。唐玄宗时,为谏议大夫,修文馆学士,卫尉少卿兼修国史,太子左庶子,也曾任台、洪、饶、蕲等州刺史,加银青光禄大夫,迁相州,封长垣县子,后改邺郡太守,回京又任恒王傅。与同时代其他官员相比,吴兢的仕途还是较为顺畅的,没有大起大落。居史馆任职30余年,以叙事简练、奋笔直书见称。曾认为梁、陈、齐、周、隋五代史繁杂;乃别撰《梁史》、《齐史》、《陈史》各10卷、《隋史》20卷。卒后。由其子呈上其未定稿《唐史》80余卷,世称“良史”。曾从事官府藏书的整理、国家书目的编制工作。开元中,诏马怀素领校图书,马怀素奏用元行冲、齐翰、吴兢、韦述等26人同在秘阁详录四部书,开元九年(721)共同编成国家图书总目《群书四部录》200卷,由元行冲奏上。家收藏图书甚富,编撰有《吴氏西斋书目》1卷,著录图书13 468卷,该书目影响颇大。所藏之书在他去世前后,赠送给外孙蒋乂。编著有《乐府古体要解》、《唐春秋》、《唐书备阙记》、《太宗勋史》、《睿宗实录》、《中宗实录》、《贞观政要》、《则天实录》、《唐高宗实录》(与刘知己合撰)等,仅《贞观政要》传于今。
#更新(2018年11月26日)为PDF高清+,图片宽度约4650像素
注:此PDF文件包含分卷书签。此为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本,框高 26.8 x 18.2厘米,十行二十字,四周单边,黑口双鱼尾。钤印:廣運之寶
--
文件名:贞观政要.十卷.唐.吴兢撰.元.戈直集论.明成化元年内府刊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原色版(对页◫)文件大小:1.21G
黑白版(单页▯)文件大小:88.1M
-
你好,下载链接已失效,请问可以再发一下吗?
-
感谢未曾先生
-
请补发链接
-
求链接
-
很好的书籍,感谢格主
留言评论
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