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趙孟頫心經墨跡
趙孟頫《心經》行書冊頁裝,3開。第1開前1開,是白描觀音大士像。第3開後第1開.是白描韋陀像,後面第2—3開是明王稚登、清張英、張照、勵宗萬等人跋和原梁清標題簽。
每單開縱288毫米,橫108毫米。此冊原為清張若藹舊藏,有「煉雪鑑定」、「晴嵐居士」等印。乾隆時入清宮,有乾隆、嘉慶、宣統內府藏印。《心經》原為手卷,入清宮後改為冊頁,並加裝檀香木雕花夾板。《心經》前後的《觀音像》、《韋陀像》是清人所繪。著錄於《秘殿珠林續編》。
這冊《般若波羅蜜多心經》是趙孟頫的一件代表作品。它運筆自如,清潤流暢,自成面貌,但細分析起來,卻又感覺它筆筆字字都自有來歷。我們知道,宋代書畫藝術到南宋末年已走向衰退。馬遠、夏珪末流的畫風,大多空闊粗疏,韻味全無。書法也早已失去了北宋的生動神韻,傳世的趙孟堅《自書詩帖》、文天祥《木雞集序》,都說明了這種情況。生活在這一時代的趙孟頫,力圖矯正時弊,有所作為。如同中國歷史上常見的托古改制一樣,他在書畫上,也以提倡「貴有古意」,來振興頹勢。在書法上,他用心臨摹鍾繇、王羲之、王獻之、智永的字帖,力求從魏晉人的作品中吸取營養。但宋末元初時,已沒有東晉人那種以玄風為背景的風韻。趙孟頫臨摹的拓本字帖,與鍾、王、智永原寫本的神采也已有距離。這樣,趙的書法也只能是古人的影子,而不可能是古人的再現。加之晉人席地而作、懸空書寫,與元代端坐高椅、據案書寫的姿勢截然不同,書寫效果判若有別。這樣,趙孟頫雖主觀上追摹古人,而實際上卻產生了一種貌似古人的新的書風。趙孟頫一心尊古、規模古人點劃的臨帖方式,對明清以來的書學影響很大。至於他借鑑行書的筆法與小楷的結體來寫大楷,創造出一種別於歐、柳、顏體剛性楷書的柔性趙體楷書,則因其適應性強,大可書寫匾額,小可謄錄殿試大卷,影響就更大,試看元代刻書一律通行趙體,就可知趙字的風行程度了。
趙孟頫所寫《般若波羅蜜多心經》非只一本,此冊是寫給中峰和尚的。中峰釋名明本,號中峰,元代高僧, 主持吳興弁山幻住庵。元仁宗曾賜號佛慈圓照禪師。圓寂後諡普應國師。中峰小趙孟頫九歲,但趙對中峰執禮 甚恭。自北朝以來,佛教的信士往往自己寫經或僱人寫 經以為功德。但所寫經卷。均用楷書,趙孟頫用行書寫《心經》,在寫經史上是一個創例。(文字參考來源: 心經行書冊)
因為此本為橫式長卷,為了便於瀏覽,所以在做成PDF經行了分割。如果你需要完整的橫卷格式,你還可以下載這個橫卷的圖片版本:
心經行書冊.趙孟頫
文件格式:高清JPG文件(17691X2100像素)
文件大小:20.2M
下載鏈接
--
書名:趙孟頫心經墨跡.趙孟頫書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15.5M
-
非常感謝!跟朋友分享了這個網站,祝越辦越好,祝站里的工作人員蛇年巳巳如意!
-
你好,資源:
心經行書冊.趙孟頫
文件格式:高清JPG文件(17691X2100像素)
文件大小:20.2M唯一的baidu鏈接失效
-
未曾先生,心經的鏈接失效了
-
-
感謝分享
-
格主好,這本書的來源怎麼沒有呀!這個是在哪個大學網站下的!
-
不知道站長大大能不能找到宋徽宗的瘦金體千字文呢
-
在這有一份高清的千字文
pan.baidu.com/s/1c0EJVG0
-
-
好贊啊~~感謝~~
-
太棒了,終於找到這麼多的拓印書法帖,希望越辦越好!
-
謝謝您的關注!我們會努力的!O(∩_∩)O
-
-
太棒了。贊,但是不知道版權問題是如何處理的呢?
-
您好,了解書格請到【關於書格】(shuge.org/shuge/)的頁面,若有疑問與疏漏歡迎指出。謝謝您對書格的關注~:)
-
我想問問這個帖真有那麼大嗎,288厘米。。。
-
-
-
感謝各位網站的創建者,偶然發現了這個很不錯的網站
-
O(∩_∩)O謝謝您的關注!希望書格的內容對您有所幫助!
-
-
太好了,找到這個網站,一直想收集趙孟頫的字啊,太謝謝網站主人的整理
留言評論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