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能自由地看到我們的文明
徐霞客遊記
此《徐霞客遊記》由明末地理學家徐霞客著。主要按日記述作者三十多年旅行觀察所得,對地理、水文、地質、植物等現象均有詳細記錄。它也是世界上最早記述岩溶地貌並詳細考證成因的書籍。此為清鮑廷博校勘知不足齋抄本,卷前抄錄清錢謙益撰《徐霞客傳》,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年輕的徐霞客終於告別書齋生活,掙脫了仕途功名的束縛,開始實現兒時的夢想。他22歲就開始外出旅遊,歷經34年,直到生命結束為止。他先後遊歷了大半個中國,足跡遍於華東、華北、中南、西南,包括今江蘇、浙江、安徽、福建、山東、河北、山西、陝西、河南、江西、廣東、廣西、湖南、湖北、貴州及雲南等16個省,遍及北京、天津、上海3市。踏遍泰山、普陀山、天台、雁盪、九華、黃山、武夷、廬山、華山、武當、羅浮、盤山、五台、阻山、衡山、九嶷等名山,;游盡太湖、民江、黃河、富春、閩江、九鯉湖、錢塘江、瀟水、湘水、鬱江、黔江、黃果樹瀑布、盤江、滇池、洱海等勝水。(參考)
此書在徐宏祖生前未能編次成帙,書稿交由塾師季夢良整理,至徐宏祖逝世兩年後即崇禎十五年方成初稿,但未久即毀於兵燹。後陸續出現三五抄本,以李介立、楊名時、陳泓、鮑氏知不足齋等為佳,諸本均祖李本。首篇《游天台山日記》有眉批、評點、行中注。
大致目錄
第一冊:徐霞客撰(錢謙益撰)、徐霞客游紀序、重錄徐霞客遊記序、徐霞客遊記敘
游天台山日記、游天台後記、游雁宕山日記、游雁宕山 後記、游白岳山日記、游黃山日記、游黃山後記、游武夷山日記、游廬山日記、游九鯉湖日記、游嵩山日記、游太華山日記、游太和山日記、游五台山日記、游恆山日記、閩游日記、閩後游日記
第二冊:游名山記、西南遊日記一、西南遊日記二
第三冊:西南遊日記、西南遊日記
第四冊:西南遊日記六、西南遊日記七、西南遊日記八
第五冊:日游滇紀八、日游滇紀九
卷前抄錄清錢謙益撰《徐霞客傳》,錢謙益在《徐霞客傳》中描寫徐霞客出遊的狀況:「不治裝,不裹糧,能忍飢數日,能遇食即飽,能徒步走數百里,凌絕壁,冒叢箐,攀援下上,懸度綆級。捷如青猿,健如黃犢,以崟岩為床蓆,以溪澗為飲沐,以山魅木客、王孫玃父為伴侶。」(參考)。《徐霞客遊記》開篇之日(5月19日)被定為中國旅遊日。
書前有清吳騫、唐翰題跋。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號霞客,明朝南直隸江陰(今江蘇江陰市)人。明地理學家、旅行家和文學家,他經30年考察撰成的60萬字地理名著《徐霞客遊記》。
鮑廷博(1728—1814),字以文,號淥飲,又號通介叟,祖籍安徽歙縣長塘,故世稱「長塘鮑氏」,隨父鮑思詡居杭州。曾一度遷居桐鄉縣青鎮(今烏鎮)楊樹灣,實際生活於杭州一帶。家世經商,殷富好文,父鮑思詡,不惜巨金求購宋元書籍,築室收藏,取「學然後知不足」義,名其室為「知不足齋」。
註:此PDF文件包含內容書籤。開本30.0 × 18.5厘米,版框20.2X13.8厘米。現藏於中國國家圖書館。
--
書名:徐霞客遊記.五冊.明徐弘祖撰.清鮑氏知不足齋抄本
文件格式:PDF高清+
文件大小:1.37G
-
徐霞客遊記,鏈接失效了嗎?怎麼打不開了呢
-
您好!鏈接失效,可否再次修復,感謝!
-
未曾老師,您好,鏈接失效了,麻煩您再更新一下鏈接,感謝!!
-
未曾先生您好,這本書的鏈接失效,麻煩您增加一下鏈接,謝謝您的付出與貢獻!!
-
您好,請增加一下書格鏈接,謝謝
-
拜謝!
留言評論
評論